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19 题号:17101757
果蝇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有3对常染色体(分别编号为 II、III 、IV)和1对性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研究方法是_______
(2)科研人员培育出果蝇甲品系,其4种突变性状(多翅脉、卷曲翅、短刚毛、 钝圆平衡棒)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位置如下图),突变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显性突变是一种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的变异,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
②果蝇甲品系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果蝇的成活率为_______
(3)为探究果蝇眼色基因(B、b)的位置,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除图中性状外,其它均为隐性性状):

①根据上述结果,果蝇眼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
②若眼色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亲本纯合红眼正常翅的基因型为_______
③若B、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要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探究其是否位于II 号染色体上,应选取F1中若干表型为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果皮颜色是甜瓜重要的品质性状,常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在发育早期甜瓜果皮均为绿色,随着果实的发育,有些始终为绿色,有些则逐渐变为黄色或白色。如何提早确定果皮颜色是甜瓜育种的一项重要内容。
(1)研究者利用不同皮色的甜瓜植株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绿皮×黄皮子代(F1)均为绿皮
实验二实验一的F1自交F2:绿皮270株、白皮61株、黄皮22株
实验三实验一的F1与黄皮杂交F2:绿皮42株、白皮15株、黄皮21株

由上述实验可知:F1属于________(选填“纯合子”或“杂合子”),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实验二中F2三种果皮颜色比例约为12:3:1,由此推断甜瓜皮色遗传遵循________规律,且________基因会抑制_______基因的表达,实验三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推测。实验二的F2中白皮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2)研究证明,与甜瓜果皮白色形成的相关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上。为定位绿皮基因,研究者将多株绿皮、白皮和黄皮甜瓜分别建立混合基因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最终结果见下图。据此判断与果皮绿色相关的基因应位于4号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



注:Δ(SNP-index)值超过0.5说明区间可能包含控制甜瓜果皮颜色的基因
(3)进一步研究发现4号染色体区域中的M基因与拟南芥中的A基因同源性很高。A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参与叶绿素的积累,研究者通过实验(结果见图)证实M基因也具有这样的作用。该实验的设计大致思路是:提取授粉后不同天数的绿皮、黄皮、白皮甜瓜果皮中 _____________,经逆转录得到cDNA文库,比对在不同发育时期__________

(4)研究者根据M基因的特异序列首先设计出_________,经PCR技术从黄皮和白皮甜瓜中克隆出相关基因,测序发现M基因中有一段13个碱基对缺失,研究者将这一小段序列开发为皮色基因的分子标记,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03更新 | 70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南瓜(2n=4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易感白粉病,影响产量。广泛栽培的南瓜茎均为长蔓,占地面积大,育种工作者偶然发现1株无蔓植株,并对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
组合F1
总株数无蔓株长蔓株
①无蔓×长蔓1607981
②无蔓×无蔓39630492
(1)通过上表可知,无蔓性状为_____性状,组合②中F1出现长蔓性状的原因是_____。若用A、a来代表蔓长度的基因,组合①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
(2)与豌豆相比,以南瓜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3)研究发现,南瓜有两个抗白粉病基因,这两个基因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也有可能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抗病基因均为显性基因,且作用效果没有累加效应)。现有各种纯合个体可供选择,设计实验进行判断,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_____,则两个抗性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若_____,则两个抗性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
2024-06-16更新 | 6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3】如图为控制豌豆叶片宽窄(B/b)、茎粗细(D/d)的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在研究豌豆宽叶、窄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中,要想得到宽叶:窄叶=3:1的实验结果,需要从____________(填“P”“F1”或“F2”)植株上收集所结的种子进行种植,长成植株后再进行统计。
(2)已知电离辐射能使D、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断裂,分别随机结合在B、b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不育。
现将上图基因型为BbDd(宽叶粗茎)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等)
①若出现4种表现型的子代,则该植株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③若D、d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植株自交产生子代的过程________(要求写出配子)。
(3)某种植物的B、D基因位置也如上图所示,有D基因的种子可以萌发。现将抗性基因插入上图所示的b和d基因中,则该植株自交之后,抗性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2017-04-16更新 | 3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