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7 题号:17125191
红耳龟原产于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红耳龟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这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为研究红耳龟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区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食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问题:
(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______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可用于自身的______等生命活动。
(2)红耳龟的______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调查描述、解释和预测红耳龟的______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3)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龟鳖类的种群数量,结果如表所示。

红耳龟

乌龟

中华花龟

中华鳖

蛇鳄龟

数目(只)

148

20

8

4

1


调查结果发现,目前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是______。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当地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
(4)为研究红耳龟的食性,研究人员解剖了红耳龟和本地龟类--中华花龟,统计它们胃内残余食物种类及出现次数,发现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食物。红耳龟的残余食物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①红耳龟与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判断依据______
②红耳龟入侵后,由于当地物种中缺少天敌的制约,得以迅速繁殖。红耳龟的捕食行为还可能会引起本地的鱼类、贝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下降,严重时会使当地的物种______降低,影响该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
22-23高三·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自然保护区沿草丛沼泽至森林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5种湿地不同层次的年有机碳储量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试回答:
有机碳储量
/ kg·m-2
沼泽类型
草丛沼泽灌丛沼泽毛赤杨沼泽白桦沼泽落叶松沼泽
湿地
结构层次
乔木层003.307.796.87
灌木层01.270.110. 080.24
草本层0.330.140.050.030.03
凋落物层0.150.180.340.430.35
土壤38.2833.0629.0319.2123.73
地下水位与地表的距离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种类具有显著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影响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经连续几年测定发现,白桦沼泽有机碳的含量逐年上升,这是群落_______的结果。若要调查森林区某啮齿类动物的数量,应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灌丛沼泽相比,毛赤杨沼泽的灌木层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动植物的残骸量和___________
(4)下图是落叶松沼泽中碳元素的部分流动过程,请将与落叶松有关的碳元素流动过程图补充完整,并在箭头上标明碳元素的流动形式。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21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斑子麻黄是一种耐贫瘠、耐干旱、耐寒冷的雌雄异株植物。调查某山坡不同区域斑子麻黄种群的数量,结果如下图,其中S1、S2样地的营养条件优于S3、S4。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调查所用方法为________,若样地为分布于不同海拔的狭长山坡,则可用____________法进行取样。
(2)S2样地斑子麻黄的年龄结构是______型,调查其年龄结构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幼年植株与老年植株相比、雌株与雄株相比,更耐贫瘠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斑子麻黄对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的某些成分还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抗过敏、利尿等药效。这体现了斑子麻黄具有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2024-01-25更新 | 13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简图,图2为该系统中部分环节的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据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

(1)图1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仅处于第五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不仅表示营养关系,也是杀虫剂、有害物质等__________的通道。除所示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
(2)图2中,蝉、蚜虫没有体现的能量输出途径是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15%。
(3)在__________调节下,该生态系统可长期保持稳态。但因_________、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各生物种群数量仍会发生波动。若要监测蚜虫、蝉等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_________(“能”或“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2020-04-26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