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9 题号:17175738
种群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个体的集合,它具有相关的特征:
(1)请完成下面概念图。

(2)调查牧场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调查山羊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3)某中学生物科技小组对某一地段牧场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族密度/(株/m²)

3

7

15

2

4

9

8

4


根据该科技小组的调查,该牧场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______
(4)种群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在位置和布局上还具有______特征。
(5)下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在下列三个种群中种群密度将减小的是______。
A.B.C.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为研究降水量影响草原小型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的机制,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野外实验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开展,将相同体重的幼鼠放入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测定相关指标,部分结果见下图。

(1)由图1可知,___________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增加有利于个体存活、育龄个体增多,影响田鼠种群的___________,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
(2)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___________生长,其在田鼠食谱中所占比例增加,田鼠食谱发生变化。
(3)随后在室内模拟野外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对两组田鼠幼鼠进行饲喂,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田鼠体重增幅。该实验目的为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降水引起田鼠食谱变化后,田鼠肠道微生物组成也发生变化,其中能利用草中的纤维素等物质合成并分泌短链脂肪酸(田鼠的能量来源之一)的微生物比例显著增加。田鼠与这类微生物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请在图中用箭头标示肠道微生物三类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______

2021-09-16更新 | 550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直接决定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研究种群或群落的特征,常用调查法,对某池塘内鲫鱼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条,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条,其中带标记的鲫鱼有10条,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_______条,此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而对植物调查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
(3)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条件下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将_______(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4)甲曲线是一个生物小组对一个锥形瓶装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在一定时间内为“S”型曲线,a点之前限制酵母菌数量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a点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利用规格为“0.1mm|1/400mm2”的血细胞计数板,采取____________的方法统计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密度。培养液稀释104倍时,其中1个中方格显微示意图如右上图所示,且该中方格酵母菌数量恰好等于5个中方格酵母菌数量的平均数,则此时酵母菌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个/mL。若要准确计数视野中活菌,可用台盼蓝将______酵母菌染成蓝色。按以上方法定期检测并将其变化绘制成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模型。
2022-04-29更新 | 256次组卷
【推荐3】研究种群数量特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和指导资源管理和利用。以下是通过模型构建的方式对种群数量特征展开的探究。图一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图二是调查某地区中野兔数量后绘制的曲线,λ为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

(1)图一中A、B、C分别代表____
(2)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的方法是之一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做到____;题中调查野兔的种群数量可以采用____方法。
(3)分析图二,第2到第3年间该地区野兔种群数量将____(填“增多”“减少”或“基本不变”)。第5~6年野兔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型曲线增长。该增长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答出两点)
2024-05-14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