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5 题号:17185946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水稻是自花传粉作物,花多且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对水稻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___,育种环节繁琐,工作量大。在培育杂交水稻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找到了野生雄性不育的水稻,可以将其作为___,大大简化育种环节。
(2)水稻花粉的育性是由细胞核基因R/r(R、r基因仅在花粉中表达)和线粒体基因N/S(每植株只含有其中的一种)共同控制,基因型可表示为“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型)”,如植株N(rr),导致花粉不育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N、S基因的遗传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雄性不育水稻的基因型为___,若要获得基因型为S(Rr)的植株,应优先选择___为母本。由于雄性不育系无法完成自交,可以选择基因型为___的水稻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代全部为雄性不育系。
(3)袁隆平团队成功培育出了可在盐碱地正常生长的海水稻。水稻的低产(A)对高产(a)为显性,耐盐碱(B)对不耐盐碱(b)为显性,且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用纯种低产耐盐碱植株和纯种高产不耐盐碱植株杂交得到F1,在F1自交产生的高产耐盐碱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___,若将高产耐盐碱植株混合种植,自然状态下理论上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其中某株高产耐盐碱植株M上所结种子种植后全部表现为高产耐盐碱,则M植株的基因型为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已知玉米非糯性(A)对糯性(a)为完全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子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子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请回答:
(1)若一个正常植株Aa自交,将收获的全部子粒种下长成F1植株,用碘液处理F1植株的全部花粉,则理论上花粉颜色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9号染色体的某一中间区段缺失,则该变异会使排列在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若染色体区段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但会使雄配子不育(雌配子可育),则现有染色体正常的糯性玉米和一条9号染色体中间区段缺失的非糯性玉米(该玉米不含a基因),利用上述材料进行实验以判断非糯性基因是否在缺失区段上。
请简要叙述实验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
试分析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实验证实控制玉米非糯性的基因在缺失区段上,让上述(2)的实验中所获F1自由交配,F2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
2021-01-03更新 | 18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农作物的籽粒成熟后大部分掉落的特性称为落粒性,落粒性给水稻收获带来较大的困难。科研人员做了如图1所示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落粒性的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2代中落粒水稻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2)杂合不落粒水稻自交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________(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________
(3)野生稻成熟后多表现落粒,请说明其生物学意义:________
(4)水稻的紫粒和白粒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SSR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单位不同(如CA重复或GT重复),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不同(如CACACA或 CACACACA),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研究人员将纯种紫粒和白粒水稻杂交,F1全为紫粒,F1自交后提取F2中结白色籽粒的50株单株的叶肉细胞DNA,利用4号染色体上特异的SSR进行PCR扩增,结果如下图。


①图2中F2白粒植株4号染色体的SSR扩增结果多数与白粒水稻亲本4号染色体的SSR扩增结果基本一致,由此推测:控制籽粒颜色的基因应该位于4号染色体上,该推测的遗传学原因是:________
②2号和47号单株出现特殊的扩增结果,原因是:________
③若控制籽粒颜色的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SSR扩增结果的类型有________种,可能的比例是:________
2020-12-31更新 | 39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野生型个体为红眼,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了伊红眼突变体和浅黄眼突变体。为研究该眼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红眼雌虫和浅黄眼突变体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P

F1

F2

红眼

浅黄眼突变体

红眼

红眼

红眼

红眼

伊红眼

浅黄眼

29

30

241

119

91

29

注:表中F1为1对亲本的杂交后代,F2为F1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假定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本题所涉及的基因均不在Y染色体上。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决定该昆虫眼色的B、b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为_____________
(2)F1红眼雄虫可产生_____________种配子,F2红眼雌虫有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
(3)若选择所有F1红眼雌虫和所有F2伊红眼突变体随机交配,得到伊红眼突变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4)该昆虫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虫无影响,但会使雌虫性反转成不育的雄虫。现有一只纯合伊红眼雌虫与一只纯合浅黄眼雄虫杂交,所得F1的雌雄虫随机交配,F2雌雄比例为3:5,可推测T、t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F2浅黄眼雄虫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可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2雄虫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来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
2023-11-10更新 | 3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