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17408779
下图1为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其中甲、乙电极用于刺激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丙是电流表,a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特殊的突触。图2为a部分结构放大图。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Ca2+通过Ca2+通道内流引起乙酰胆碱(Ach)释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电极乙给予骨骼肌有效刺激,电流表丙___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
(2)在图2中,Ach与肌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兰伯特-伊顿综合征患者的自身抗体与突触前膜的Ca2+通道结合,导致肌无力。结合以上信息分析,原因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称为____________,③称为____________       
(3)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____________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___________       
(5)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____________中释放的____________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6)在突触小体⑦中完成的信号转换可概括为(用文字加箭头的方式表示):____________
2017-05-20更新 | 19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究发现,当胃或肠道遭受毒素入侵后,分布在肠嗜铬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被激活,并释放大量5-羟色胺(5–HT),其周围的迷走神经感觉末梢能接收5-HT并将信号传送到脑干孤束核,脑干孤束核内的神经元一方面激活“厌恶中枢”,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另一方面激活脑干的呼吸中枢,通过调节负责膈肌和腹肌同时收缩的神经元,引发呕吐行为。我国科学家首次详细绘制出了小鼠从肠道到大脑的防御反应神经通路,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迷走神经属于_____(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迷走神经感觉末梢产生兴奋时,膜外的电位变化为_____毒素入侵后引起呕吐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
(2)研究发现,脑干孤束核中有多种神经元,其中只有表达速激肽基因的神经元(M)能接收到迷走神经传来的信息,并通过释放速激肽来传导信息。已知化学遗传学技术可特异性抑制M神经元,请以正常小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加以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
(3)如图2是研究人员绘制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①和②表示神经元的相关结构(甲、乙、丙、丁是神经元上的4个位点),a、b是何结构未知。现欲通过实验探究图2中a或b为效应器还是感受器。实验小组同学以微电流计为实验仪器,以结构乙和丙两点的膜外侧为微电流计两个电极搭载的位点进行实验:刺激位点甲,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_____次,则a为感受器,b为效应器;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_____次,则a为效应器,b为感受器。
2023-06-01更新 | 11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蛋白,使得H+可以通过U蛋白回流至线粒体基质,降低线粒体内膜两侧H+浓度差,从而减少ATP的合成。图①为持续寒冷刺激引起棕色脂肪组织细胞产热的示意图,图②为持续寒冷刺激引起机体消耗能量相对值变化情况。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①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___,又是一种___。持续寒冷刺激使棕色组织产热增加的过程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___。持续寒冷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
(2)棕色脂肪组织细胞被寒冷刺激激活时,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等量脂肪时,释放的总能量___(增加/减少/不变),但其中热能___
(3)由图②可知,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发生的变化是:___(填具体细胞)。
(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U蛋白介导的H+跨膜运输方式是___
2024-04-30更新 | 2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