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1 题号:17518322
某XY型雌雄异株的植物,其叶形有披针、矩圆和锯齿三种。为了研究其叶形的遗传方式,将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然后让F1中雌雄个体杂交,结果见下表(第一对基因用A、a表示,第二对基因用B、b表示……)。

组别

亲代

F1

F2

实验一

锯齿♀×矩圆♂

锯齿♂:披针♀=1:1

矩圆:锯齿:披针=1:3:3

实验二

矩圆♀×锯齿♂

全是披针且雌雄比例相等

矩圆:锯齿:披针=3:3:9

(1)叶形至少由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父本、母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F2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纯合子中雌株的比例为________
(3)该植物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三种,受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R、r和P、p控制,让紫色花纯合子与红色花纯合子杂交,得到F1全为紫色花。假设具体调控过程如图所示,当生物体内有两种酶同时竞争一种底物时,与底物亲和性弱的酶无法发挥作用。


利用上述已有个体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科研人员得到4种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B、C和D,将它们分别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

组别

亲本果蝇

F1果蝇的表现型

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m

m

A

野生型

762

242

757

239

B

野生型

312

101

301

105

C

野生型

m

114

104

111

102

D

野生型

m

160

151

155

149

(1)据表分析,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_______性突变果蝇。
(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有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突变体C和D的突变位点都在_______染色体上。
(3)为进一步探究A、B两种突变体的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
①先进行“♀A×♂B”杂交,若F1果蝇_______,说明A、B的浅红眼是同一基因突变所致;若F1果蝇_______,说明A、B的浅红眼是不同基因突变所致。
②若已证明A、B的浅红眼是不同基因突变所致,让上述实验的F1果蝇相互交配,如果F2果蝇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A、B的突变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互换;如果F2果蝇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B的突变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
(4)进行“♂B×♀D”杂交,发现F1果蝇既有红眼也有浅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果蝇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F2的浅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雌雄同株的植物花色有紫色、红色两种.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甲、乙两个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亲本

F1

F2

紫花(甲)×红花(乙)

全为紫花

紫花:红花=15:1


对此实验结果,该兴趣小组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最后对该植物的花色遗传作出了如下解释:①由一对基因(可以用A、a表示)控制,但含a的雄配子(花粉)部分不育;②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可以用A、a,B、b、C、c······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假设①正确,上述实验中F1紫花植株产生的可育雄配子中配子的概率是________;如果假设②是正确的,则上述实验F2的紫花植株中纯种占________
(2)为确定花色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种植株的花色由3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品系甲、乙3号染色体上该基因情况如图所示,同时发现品系甲的花瓣细胞中M1基因的mRNA和E1基因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品系乙。(注:M1与M2、E1与E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相同,非编码区序列有差异)。

①由上述结果推测,品系甲中M1或E1基因异常,从而使得相应蛋白质的大量表达,进而促进了花青素的合成.由此看出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决定花色性状的基因,研究人员利用CRISP-Cas9系统对相关基因进行编辑.该系统的核心组成包括gRNA和Cas9蛋白、gRNA可以识别并结合靶基因,引导Cas9蛋白对靶基因进行剪切,进而破坏靶基因结构,使之失效。大致的实验过程如下:
研究人员以品系甲为背景选育了转基因植株丙和丁。若植株丙中导入以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的gRNA基因和Cas9蛋白合成基因,则植株丁中应导入以________________为靶基因设计的gRNA基因和Cas9蛋白合成基因,转入植株丙和丁的基因可随花粉传递给子代,表达的CRISP-Cas9系统只在受精卵中发挥基因编辑作用。
用植株丙和植株丁作父本分别与品系乙进行杂交、结果见表。

紫花

红花

杂交组合一:植株丙×植株乙

18

17

杂交组合二:植株丁×植株乙

20

0


③分析杂交组合一结果可知,植株丙减数分裂后产生含有转基因与不含有转基因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__,含有转基因的配子形成受精卵后,细胞中的________基因结构被破坏、性状表现为________
④请根据上述结果写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08更新 | 26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猫有纯色(如黑色、白色等)和色斑的毛色性状。该毛色性状由一组复等位基因所控制且这组复等位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控制性状的关系是A(白色)、A1(大色斑)、A2(小色斑)、A3(纯有色)。猫的毛长性状分为长毛和短毛,由B、b控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正反交)。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杂交亲本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
小色斑短毛小色斑长毛纯有色短毛纯有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大色斑短毛
白色短毛×白色短毛25%75%
白色长毛×纯有色长毛50%50%
小色斑短毛×大色斑长毛25%25%50%
小色斑短毛×小色斑短毛6.25%

(1)分析第____________组的杂交结果,可知毛长中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若决定毛色与毛长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第④组F1中小色斑长毛的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
(3)上述杂交组合及结果可证明A2对A1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A对________是显性。若要验证A对其他的复等位基因也是显性,利用上述实验中的个体进行杂交,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____________
2022-06-17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