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17602240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曾经是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牧场,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逐渐变成茫茫的大沙漠。21世纪初经过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使沙漠变成了绿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毛乌素沙漠由牧场变为沙漠的原因是__________(回答3点)。
(2)毛乌素沙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4点)。
(3)梭梭木是毛乌素沙漠中常见的一种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毛乌素沙漠的变迁,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高原鼠兔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常见的植食性动物,善于挖洞,也是小型肉食动物和猛禽的捕食对象。披碱草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是饲用价值较高的优良牧草。回答下列问题:
(1)高原鼠兔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主要作用是______。研究中常通过测定有效洞口数来估算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调查洞口数常采用______(填“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
(2)研究表明高原鼠兔喜欢摄食低矮的植物,而牦牛喜欢取食更高大的莎草、披碱草等植物。据此推测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会随着牦牛放牧强度的适当增加而______,原因是______
(3)有人提出可以通过大量种植披碱草来降低鼠兔种群密度,但大量种植披碱草可能给高原草甸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原因是______
2024-04-04更新 | 16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科研团队选择某牧区两块灌丛草地分别采用了放牧和封育管理两种处理措施。27年后调查发现,封育样地灌丛高度显著大于放牧样地,其它调查结果见下表。

样地

草本植物

土壤

土壤动物

物种 数(N)

密度

(株/m2

高度 (cm)

含水量 (%)

全氮 (mg/kg)

有机碳 (μg/kg)

温度 (℃)

中小型 动物类 群数

地面节 肢动物 类群数

放牧

灌丛内

4.1

29.67

10.15

1.48

0.08

0.64

21.9

25

21

灌丛外

5.2

37.27

3.26

0.74

0.04

0.60

24.8

16

21

封育

灌丛内

4

20.13

14.87

1.45

0.09

0.72

21.8

24

28

灌丛外

7.3

63.33

7.68

0.69

0.04

0.61

25.5

17

23


(1)封育样地灌丛内外植物的分布和密度体现出该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
(2)封育样地灌丛外草本植物密度高于灌丛内,也高于放牧样地灌丛外,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方法调查草本稙物种群密度要做到随机取样,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分析两块样地调查结果可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封育样地的当前群落会被另一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0-03-11更新 | 12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在中国发起一次生态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发展生态农业已经在全国蔚然成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比比皆是(如下两图所示模式)。利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模式1: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塘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塘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鲢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科研工作者对该模式的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统计如下左图【单位:kJ/(m2.a)】
模式2:将鸡、猪、人的粪便及玉米秸秆放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用来做肥料,从而建立了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农业系统如下图。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模式1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式1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 kJ/(m2·a),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由于在鱼体采用的标记物容易脱落,因而调查结果要比实际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
(5)模式2提示我们应该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大大提高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填“传递效率”或“利用效率”)
2021-02-03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