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1 题号:17670093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果蝇的体细胞有四对染色体。I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Ⅱ、Ⅲ、IV号为常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作为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有多种优点,例如:一对雌雄果蝇就能产生大量后代,便于用_____________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染色体数目少,便于实验分析,若对果蝇进行核基因组测序建立其基因图谱时只需测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
(2)已知果蝇的灰体/黑体、长翅/残翅、红眼/白眼和长刚毛/短刚毛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II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体性状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同学甲用一只长刚毛灰体长翅红眼雌蝇与一只短刚毛灰体长翅红眼雄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不考虑交换)

刚毛

性别

长翅:残翅

灰体:黑体

红眼:白眼

1/2长刚毛

1/2雌

3:1

3:1

全红眼

1/2雄

3:1

3:1

1:1

1/2短刚毛


1/2雌

3:1

3:1

全红眼

1/2雄

3:1

3:1

1:1


①从同学甲的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号染色体上;控制长刚毛/短刚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号染色体上,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②同学乙用纯合的长刚毛灰体长翅红眼雄果蝇和纯合的短刚毛黑体残翅白眼雌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发现F2雄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类型。且其中短刚毛黑体长翅红眼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证实了长刚毛为显性性状。
③请以同学甲得到的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验证长刚毛为显性性状。(要求:写出杂交组合,预期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某二倍体植物为XY性别决定型,其花瓣中色素代谢如下图,其中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当蓝色素与红色素同时存在为紫花,但仅限于某一种性别,而另一性别的个体死亡。现有一对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代,F1代中雌雄植株杂交,得到F2代,结果如表所示,回答: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若取F2中的白花植株相互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这种植物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现有一紫花植株与F2中的白花植株交配,请写出相关遗传图解。
_____
2017-09-15更新 | 11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萤火虫(二倍体,XY型)的体色有红色、黄色、棕色三种,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和e、X染色体上的基因F和f控制。已知含有F基因的个体体色均为红色,含E但不含F的个体均为黄色,其余情况体色均为棕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色萤火虫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棕色萤火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萤火虫的体细胞含M条染色体,则萤火虫基因组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只红色个体与黄色个体交配,子代中1/16为棕色雄性个体。亲本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F1雌性中出现黄色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3)EeXFXf与EeXFY的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种。若杂交后代出现一只三体棕色果蝇(XXY),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红色和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导入果蝇的受精卵中,筛选出荧光蛋白基因成功整合到常染色体上的转基因果蝇。经检测某雌蝇的体细胞中含有两种荧光蛋白基因(假定荧光蛋白基因均能正常表达)。
①若两种荧光蛋白基因只存在于一条染色体上(不考虑任何变异),此雌蝇与正常雄蝇交配,则后代中能产生荧光的个体所占比值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②若两种荧光蛋白基因存在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任何变异),此雌蝇与正常雄蝇交配,则后代中能产生荧光的个体所占比值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
2021-05-07更新 | 15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水稻(2N=24)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纯合品系水稻甲含有抗病基因H和耐缺氮基因T,纯合品系水稻乙含相应的隐性基因,让甲和乙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利用分子杂交检测技术对亲本及F2植株分别进行T/t基因和H/h基因的检测,并统计F2中两对基因相应带型的植株数量,结果如下表(“+”表示出现相应基因条带,“一”表示不出现相应基因条带)。

亲本带型

F2带型

品系甲

品系乙

带型1

带型2

带型3

T/t基因条带

+

+

+

+

+

+

数量

\

\

35

72

36

H/h基因条带

+

+

+

+

+

+

数量

\

\

60

71

12

(1)我国科学家发布了首个完整的水稻参考基因组,该工作需要对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测序。
(2)耐缺氮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
(3)F1中的T/t基因和H/h基因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发现F1产生的部分花粉无活性,则可推测带有____基因的花粉无活性。利用已有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推测,写出实验思路:____
(4)从F1植株上取一些细胞,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可分别标记T、H、t)进行标记,不考虑胚乳、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若某细胞中出现了3种颜色的4个荧光点,则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
2023-12-29更新 | 5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