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题型:多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05 题号:17811748
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生物因素包括种内竞争、食物、捕食性天敌等,下列有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和空间等资源越有限、种群密度越小,则种内竞争越激烈
B.病菌的出现可使种群数量减少,极度恶劣情况下,种群可能消亡
C.食物的增加可以使种群数量增加,若食物极度匮乏,种群可能消亡
D.捕食性天敌增加会导致种群数量减少,但一般情况下种群不会消亡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古籍中有许多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记载,《救荒简易书》中记载:“冬葵菜苗壮大,笼罩一切,种于草中,草不能为之害也”;东汉王充的《论衡》:“藏宿麦之种,烈日乾暴,投于燥器,则虫不生”;《诗经》中记载:“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清末的《蒲圻县乡土志》有:“捕得蝗,刺孔点以痘浆,放令飞去,痘毒传染,其种自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冬葵菜苗壮大,草不能为之害也”,说明冬葵菜在与杂草的竞争中占优势
B.“烈日乾暴,则虫不生”,说明害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
C.“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说明利用趋光性消灭害虫,属于生物防治
D.“捕得蝗,痘毒传染,其种自灭”,说明病毒与蝗虫之间为寄生关系,可在蝗虫数量达到K/2之后接种病毒进行防治
2024-01-15更新 | 120次组卷
多选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下图表示经近百年的调查绘制的两种动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雪兔,B代表猞猁
B.调查期间猞猁的K值约为60千只
C.猞猁和雪兔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D.猞猁的存在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2020-12-17更新 | 77次组卷
多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上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2020-12-19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