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3 题号:17814779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
B.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种间竞争关系,t1~t3时间内甲、乙种群之间的竞争强度逐渐减弱
C.若乙种群为养殖的草鱼,则在t5时能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D.t1~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到t5时增长率为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表示北极旅鼠在1928年到1943年间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旅鼠种群数量变化受负反馈调节
B.A点到B点,种群的增长方式为指数增长
C.B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是北极旅鼠的环境容纳量
D.北极旅鼠种群数量的这种波动主要受气候的影响
2023-05-26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着种群数量的变化
B.任一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就是使能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在生产者体内
2019-04-27更新 | 2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O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O0.03t
D.若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2016-11-26更新 | 1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