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3 题号:17817009
下列有关调查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
B.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取样调查的方法
C.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估算有趋光性的昆虫的种群密度
D.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生物中,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是(     
A.鲫鱼B.黄鼬C.白鹭D.蒲公英
2018-04-07更新 | 2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单子叶植物、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不适合采用样方法调查
B.经过一次捕捉的动物更难被重捕到,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
C.对于蚂蚁等趋糖性的昆虫,可以使用糖水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D.密闭培养瓶中酵母菌的数量会呈“S”型增长,最终长期稳定在K值附近
2017-07-30更新 | 2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科研人员研究了某岛屿上某野兔种群的平均出生率(实线)和平均死亡率(虚线)以及该野兔种群所依赖的资源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资源量长期小于R时,该野兔种群可能灭绝
B.当资源量一直大于R时,该野兔种群数量一定呈现“J”形增长
C.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该野兔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D.若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野兔的种群密度,且野兔被捕后很难再被捕捉,则其统计结果往往偏小
2021-12-21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