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内环境与稳态 > 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8 题号:17898039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外界环境摄入的Na+进入心肌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心肌细胞
B.若B中主要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可能会导致尿素氮升高,出现尿毒症
C.CO2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产物,不参与内环境的稳态
D.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①和③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骑行时细胞产生大量的CO2刺激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C.骑行中氧气、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呼吸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骑行的进行
2022-10-26更新 | 103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葡萄糖、CO2等物质
C.②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的多少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2018-12-03更新 | 89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体液。据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A、B、C的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B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B.人体剧烈运动后,B中的pH将会由弱碱性变成酸性
C.氧气由B中的红细胞进入毛细血管外的周围组织细胞至少要穿过4层膜
D.如果图示为肌肉组织,饥饿时则Ⅱ端比Ⅰ端血浆中葡萄糖含量高
2020-03-21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