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8 题号:18050929
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
(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
(3)在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各自生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要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领域内的_____以及_____等。
(4)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5)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如研究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间种套作、蔬菜大棚中的多层育苗、稻一萍一蛙等,立体农业可以帮助人们_____;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如研究沼气工程,可以帮助人们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群落的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在生物群落内部,每个种群在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关系称为生态位。
(1)群落结构的形成意义在于________
(2)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丰富度不能作为区别不同生物群落的依据,原因是________
(3)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____
(4)某地响应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后,弃耕农田的植物种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沙棘是人工种植的。与草丛相比,常绿阔叶林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原因是________。与沙棘、阔叶混交林相比,常绿阔叶林中草本植物数量较多,增加的主要是________(填“阳生”或“阴生”)植物。

2024-05-23更新 | 4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二化螟和褐飞虱在水稻植株上产卵繁殖,导致水稻减产。科研人员对这两种害虫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二化螟和褐飞虱同在水稻植株上寄生,可以分析两者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以确定它们___是否有重叠。二化螟与褐飞虱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___而产生相互排斥的现象。
(2)在害虫寄生情况不同的4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螺,7天后分别测定各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虫体重量,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褐飞虱对新放置的二化螟的影响是___
(3)稻赤眼蜂可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赤眼蜂与二化螟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4)为研究二化螺、褐飞虱、水稻及周围其他生物和所处的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下表为农田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6kJ/a)。

种群

同化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呼吸消耗

传给下一营养级

传给分解者

未被利用

A

727

69

470

B

36

9

4

C

246

100

13

1

表中组成的一个食物链为___,A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kJ/a。能量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___(保留两位小数)。
2023-02-13更新 | 15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油茶树属于常绿小乔木,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人员对某地的不同林龄人工油茶林生物量进行了相关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油茶林中存在乔木、灌木、草本的分层现象,这属于群落的___结构,决定这种植物的分层现象的条件有___(答出两点)等;植物的这种分层现象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2)相对于天然森林生态系统,油茶林经常发生虫害,其原因是___;研究人员调查发现,随着林龄的增加,油茶林中乔木层生物量占比增加,原因是___
(3)若某人工油茶林缺乏优化经营管理,油茶树衰败,油茶林中杉、松及阔叶树混杂,几十年后演替成为杉松阔混交林。关于该事实下列推测合理的有___(多选)。
①油茶树幼苗所占比例较小,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②油茶树幼苗的生态位宽度远低于杉、松、阔叶树幼苗的
③因化工厂污水流入导致土壤、水质受到重金属污染
2024-04-04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