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呼吸 >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 > 有氧呼吸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8057430
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厌氧呼吸产生 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B.人体内癌细胞产生的 CO2 来自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
C.“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利用葡萄糖产生 ATP 的效率更低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 NADH 比正常细胞少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产生CO2和水
C.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D.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2017-08-25更新 | 3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为ATP合酶的结构模式图,ATP合酶由球形的头部和基部组成,头部朝向线粒体基质,基部F0与线粒体内膜相连。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NADH在NADH脱氢酶的作用下脱氢形成H+和高能电子,H+跨内膜定向移动,在ATP合酶的催化下,驱动ATP的形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ATP合酶可以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并且释放大量能量
B.线粒体承担的能量转换实质上是把H+跨膜电位差和质子浓度梯度差形成的质子驱动力转化为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所蕴藏的活跃化学能
C.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数量和种类均高于线粒体外膜
D.用某种抑制ATP合酶的药物处理培养的细胞以后,其线粒体不再产生ATP
2021-12-02更新 | 1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将酵母菌胞体破碎后制成匀浆,并通过离心获得特定的上清液(只含细胞溶胶)和沉淀物(只含线粒体),将等量三种成分分别置于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并置于适宜条件下使之保持生物活性,三支试管均供给充足的氧气并加入适量葡萄糖溶液,如图所示。则一段时间后,三支试管中能产生CO2的是
A.只有甲B.甲和乙
C.甲和丙D.乙和丙
2019-05-03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