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5 题号:18095398
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两组分别能产生少量含32P、35S的子代噬菌体
B.若培养时间过长,甲组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大
C.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本实验能证明噬菌体的DNA进入到细菌体内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实验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裂解,则32P标记的这组上清液放射性会增大
B.可以分别用含有32P、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使其带上相应的同位素标记
C.实验中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液在搅拌器中搅拌,目的是让细菌沉下来
D.该实验直接证实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可作为遗传物质
2022-11-25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有关实验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不正确的是
A.采用模型建构法有助于认识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机制
B.“探究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作为对照组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方法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2018-06-22更新 | 2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常见方法,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以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浆细胞,一段时间后放射性会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中
B.以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培养浆细胞,一段时间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细胞质中
C.以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D.将14CO2通入适宜光下的生态瓶中,一段时间后可在全部生物体内检测到放射性
2021-12-23更新 | 3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