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4 题号:18104737
“一鲸落而万物生”,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过程中形成的生态系统。鲸落形成初期,鲨鱼、盲鳗等生物吞食软组织;中期蠕虫、甲壳类生物定居下来,啃食尸体:后期厌氧细菌进入鲸鱼骨头中,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同时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硫细菌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鲸落的形成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可以自给自足
B.厌氧细菌和硫细菌都是依赖于有机物生存的分解者
C.鲸落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生态位不存在重叠现象
D.鲸落的形成对生态系统中碳、硫等物质循环起到促进作用
2023·安徽合肥·一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60年来某地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植物群系的演替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阶段

地下水位

主要植物群系

物种丰富度

I

1~3m

退化草甸与桎柳

逐年下降

3~5m

桎柳、白刺

5~7m

白刺、退化桎柳

VI

>7m

白刺

A.演替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B.白刺可能具有深而发达的根系
C.白刺成为优势种后,其生态位不再发生变化
D.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024-03-06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表示生态位分化中的食性分化模式图。自然选择对以c为食的个体有更大的压力,因而A、B两个种群中以c为食的个体数会逐渐减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A和B在食性上的分化可降低种间竞争压力
B.竞争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
C.错开活动范围和时间是生态位分化的适应模式之一
D.A、B种群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2023-01-14更新 | 8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种群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二是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产量恒定法则保障了种群成员间既互相吸引也互相排斥,维持产量的恒定
B.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C.自疏现象导致种群内不同个体各自占据的生态位差异性增大
D.自疏现象有利于种群保持稳定
2023-07-25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