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18142234
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自19世纪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后,因其繁殖力强,已成为全球性的入侵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是外来物种入侵的典型例子。回答下列问题:
(1)紫茎泽兰的原产地有天敌——象甲虫专吃其叶子,有效控制了其种群密度。天敌对紫茎泽兰种群密度的影响属于____________(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紫茎泽兰到中国后呈现“J”形增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出3点)。
(2)紫茎泽兰和本地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__。统计某草地的紫茎泽兰种群密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为了研究对紫茎泽兰的有效防治方法,在入侵区利用3种常见当地植物南酸枣、假地豆和狗尾草与其进行混种,测得混种的3种常见当地植物的相对产量,结果如图所示。根据结果分析,提出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治理紫茎泽兰的方案: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甲表示某流速缓慢的河段,因A、B、C排污口不断排放氮、磷、有害物质a等污染物,使河段水体污染逐渐加重,1、2、3、4表示不同的调查段。下图乙表示该河段中3号调查段各营养级的部分生物种类受污染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受污染河段中,若生态系统能够恢复稳态,恢复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号调查段。
(2)图乙中生物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除图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物质a,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
(3)在4号调查段,若水生植食性动物营养级中的鱼类出现大量死亡,将引发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调节,进而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4)研究人员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银鸥的种群数量时,两次捕获时间间隔太久,有些被标记的银鸥已经死亡,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_____
2022-04-24更新 | 79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科研人员调查了我国某地鹭类的组成和分布情况,该研究对提高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指导意义。请回答:
(1)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_________选取若干样方,逐个调查记录每块样方内的相关数据。同时,每天在固定时间、固定位置统计鹭鸟出飞和晚归的数量、飞行方向等。
(2)调查结果显示,该林内栖息繁殖的夜鹭、池鹭的巢大都筑在乔木主干附近的粗枝杈上,白鹭、牛背鹭的巢多筑在离主干较远的细枝杈间,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四种鹭的筑巢高度统计如下表所示:
巢高(m)池鹭(只)白鹭(只)夜鹭(只)牛背鹭(只)鹭鸟总数(只)
6~8668020
8~105266266
10~121444224
12~1410224036

表中数据显示,_________是优势种。四种鹭在林内乔木层的主要筑巢高度不同,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_________ 资源的合理利用。
(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差异,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高峰期和取食地点,可以使两者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的_______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对环境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
2019-06-06更新 | 18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同化量未被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量
A2.48×10112.00×1091.20×10103.60×1010
B2.40×1076.00×1054.00×1052.30×107
C7.50×1082.40×1076.00×106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J/hm2·a,这部分能量是指_____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数十 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 弃耕农田→______________→乔木林(森林)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 规律进行了研究。
①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调查中部分田鼠身上的标 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______(填“大”或“小”)。
②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_____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 Nt =N0·λt,由此 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
③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 模型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3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