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6 题号:18148893
在梧桐山封山育林期间,科研人员对两种主要乔木黄牛木和鸭脚木进行调查。图表示两物种种群数量的比值(D=黄牛木的种群数量/鸭脚木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不可以同时调查两种乔木的种群密度
B.相比于鸭脚木,b之前黄牛木在数量上更占优势
C.两个种群在0-d是竞争状态,d-f是非竞争状态
D.0-d时间段黄牛木的K值和种群数量都逐年下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生物中,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是(     
A.鲫鱼B.黄鼬C.白鹭D.蒲公英
2018-04-07更新 | 2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会影响调查结果
B.种群增长的“S”型和“J”型曲线都是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C.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将来一定能形成森林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018-01-21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柳穿鱼是一种园林花卉,柳穿鱼花朵与金鱼非常类似,色彩艳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花的形态结构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植株A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植株B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不表达是因为该基因被高度甲基化,植株A、B的Lcyc基因相同。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科学家将这两个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自交的F2中绝大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少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甲基化程度越高,对基因表达影响越大
B.基因高度甲基化导致DNA构象改变,导致基因无法表达
C.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生物个体,如果表型相同,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A株与B株杂交得F1再自交得F2,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导致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不为3:1
2.下列关于柳穿鱼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随机取样,可使统计的结果更加准确
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对差距大的样方数值应舍弃
C.调查种群密度时,要将位于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统计在内
D.因土壤湿度不同导致柳穿鱼在不同地段分布有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022-04-16更新 | 1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