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8176353
北大西洋沿岸某水域生活着多种海藻和以藻类为食的一种水虱,以及水虱的天敌隆头鱼。柏桉藻在上世纪末被引入,目前已在该水域广泛分布,数量巨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柏桉藻属于______。该水域的生物群落区别于湖泊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柏桉藻刚被引入该水域,初期其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型增长,它与本地藻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碳在该水域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
(2)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桉藻和甲、乙、丙3种本地藻各0.5克,用纱网分区(见图1);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箱。10天后对海藻称重,结果如图2,同时记录水虱的分布。

图2结果说明水虱对本地菜有更强的取食作用,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水箱中, ______
(3)研究发现,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若隆头鱼吞食水虱时误吞柏桉藻,会将两者吐出。请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阐明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科学家研究了某一自然区域内的黑线仓鼠种群,一段时间内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若要绘制出该曲线图,需要先采用____________方法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除了数量特征外,该种群还具有_______________特征。
(2)根据图示假定黑线仓鼠的数量在第1-5年的λ是一个恒定的值,在此期间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大体呈_____________型,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第_______年。
(3)一段时期内,该种群的数量出现大幅度下降,下降的原因有很多。若从种间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引起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种间关系)。
(4)黑线仓鼠主食作物种子造成经济损失,但作为食物链的一环,黑线仓鼠在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大功能的实现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2020-07-16更新 | 7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中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结果如图1,则调查该生态系统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因为土壤中的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____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
(2)图2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在t3时刻乙种群迁入,导致甲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人为干预下,该生态系统被分割成环境不同的几个区域,后来某区域生物种类明显发生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11更新 | 10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多年研究,绘制出图,图中,λ=每一年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个种群在该地区的分布呈现斑块镶嵌状,这是_____________的一种表现。
(2)在t3时,种群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数量趋于平衡,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
(3)在O~t1阶段,种群乙的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形,在t1~t2阶段,种群甲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若t3之后甲种群的曲线一直不变,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则可能________________
2018-01-06更新 | 5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