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1】非洲草原上的蕨类植物能产生有毒物质来抵制植食性动物的捕食,以蕨类为主要食物来源的非洲山地大猩猩种群也相应地产生解毒物质来缓解毒性,物种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相互牵制的生态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产生有毒物质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的作用
B.蕨类植物的有毒物质诱导山地大猩猩发生解毒基因突变
C.该过程中,非洲山地大猩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D.具有抗毒性和不具抗毒性的非洲山地大猩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024-05-02更新 | 3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2】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一种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个体大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繁殖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水潭中的虹鳉种群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
B.狗鱼对甲水潭中虹鳉的捕食,使甲水潭中虹鳉种群的早熟基因的频率下降
C.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D.虹鳉种群中如果没有新基因的产生,则不会发生进化
2016-11-26更新 | 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细菌进化的基本单位
B.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细菌的基因突变
C.细菌的定向变异决定细菌的进化方向
D.抗生素的定向选择使细菌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2017-12-19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