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18200218
假设在树林里散养的某种家禽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不考虑该种家禽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时该家禽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a点时环境开始对该家禽种群数量的增长产生阻力
C.b点的种群数量约为环境容纳量的1/2
D.若该图对应的生物为老鼠,则应在c点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防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海洋中,某些年龄相同的不能活动的动物种群中,典型的竞争结果是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种现象被称为“自疏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疏现象”通过直接影响种群的死亡率来调节种群密度
B.“自疏现象”改变了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利于种群的发展
C.随着该类动物种群的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
D.食物影响着该类动物种群的数量,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2023-06-03更新 | 3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稻田养鸭有助于绿色有机水稻的发展,增进农业环境保护。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鸭取食害虫和杂草,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B.稻田养鸭可能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类群
C.稻田中水稻种群的分布型属于空间异质性的一种表现
D.鸭粪分解形成无机盐供水稻利用能够促进物质循环
2023-03-31更新 | 1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B.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C.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D.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总体上不符合Nt=N0•λt
2016-11-26更新 | 12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