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154 题号:18344209
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树线之上的植被主要为灌丛或草甸,树线之下为森林,如图1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B.树线上升幅度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
C.树线之上与树线之下分布的生物类型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全球气候变暖使树线位置上升,树线上升幅度受到种间竞争关系的调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1】澳大利亚草原最初没有兔,1859年有人放生了24只欧洲兔。这些兔急剧繁殖,严重影响了本地物种的生存。为了控制兔的数量,人们先后引入了狐狸和黏液瘤病毒(仅对欧洲兔致命)。如图是引入前后欧洲兔和袋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年之前,袋鼠与欧洲兔的种群增长率不同
B.黏液瘤病毒与欧洲兔是寄生关系,狐狸与袋鼠是竞争关系
C.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可能引起其他物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
D.如果对欧洲兔的数量不进行控制,可能会导致澳大利亚草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
2020-12-29更新 | 1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2】为治理某湖泊浮游藻类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水华”现象,研究人员利用甲,乙两种本地沉水植物进行了相关修复实验,测量水样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总氮(mg/L)总磷(mg/L)叶绿素a(mg/L)
对照水样1.730.07122
1.250.0513
1.410.03912
A.利用甲、乙植物治理“水华”现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甲、乙植物降低了湖泊的氮、磷含量,与浮游藻类形成种间竞争
C.该湖泊中总磷的含量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更显著
D.利用沉水植物进行修复后,该湖泊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2023-03-10更新 | 100次组卷
【推荐3】刺毛鼠和金刺毛鼠是具有相似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的两个物种。在它们共存的地方刺毛鼠夜间活动,而金刺毛鼠白天活动。研究人员发现金刺毛鼠天生是夜行动物,当去除了所有的刺毛鼠,金刺毛鼠变成了夜间活动。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刺毛鼠和刺毛鼠生态位上的分化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B.刺毛鼠和金刺毛鼠生态位有差异,二者存在竞争关系
C.刺毛鼠和金刺毛鼠生态位上的分化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金刺毛鼠、刺毛鼠与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其他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群落
2024-03-15更新 | 2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