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多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1 题号:18661183
如表为某退耕林地恢复阶段的研究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群落类型

树种数量

平均胸径(cm)

平均高度(m)

Ⅰ:撂荒7年的次生林

22

8.7

6.3

Ⅱ:25年的次生林

81

10.4

8.4

Ⅲ:50年的次生林

96

11.8

9.2

Ⅳ:150年以上的近天然林

128

13.7

10.5

A.退耕林地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调查退耕林地乔木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
C.随着演替的进行,树种数量增长的速度加快
D.退耕林地中植物种类增加,植物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林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湖南省曾经是林麝重要分布区域之一,但20世纪下叶以来,其野外分布区和种群数量锐减。现存林麝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和湘南的少数自然保护地内,数量稀少,极度濒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林麝活动能力强,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对林麝种群密度变化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C.20世纪下叶以来,林麝种群数量锐减说明其年龄结构是衰退型
D.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提高林麝种群K值
2023-12-27更新 | 104次组卷
多选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某科研小组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期间,为了比较诱饵防护和隔离带对捕获效果的影响,在调查面积为2公顷的区域同时开展了四种不同捕捉实验。部分数据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分组

改进方式

初捕标记数

平均再捕个体数

平均再捕个体中标记数

成功率

1

诱饵防护+隔离带

60

40

24

0.73

2

诱饵防护

60

27

18

0.42

3

隔离带

60

24

12

0.28

4

无改进

60

18

12

0.07

A.标记符号过于醒目可能增大松鼠被天敌捕食的概率
B.诱饵防护与隔离带同时使用时对松鼠的捕获效果最好
C.小组成员初步估算调查地区松鼠的种群密度为60只/公顷
D.松鼠在被捕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会导致估算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低
2023-01-03更新 | 130次组卷
【推荐3】科研人员基于数据构建图示模型,用以预测捕捞强度、网眼大小等人为因素对某湖泊鲤鱼种群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捕鱼强度的增加使捕鱼量先增加后减少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鲤鱼的种群密度是精确统计
C.若无人为捕捞,则鲤鱼种群数量会无限增长
D.26%的捕鱼强度和130mm孔径渔网,最利于鲤鱼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2024-02-29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