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9 题号:18672501
图甲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图乙是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①____________,一般调查青蛙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而不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害虫,可以改变图甲中的___(填序号),降低种群的___(填序号),从而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该防治方法属于_______防治,与此相比,采用农药杀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若曲线X表示某地区一种外来动物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设A点时动物种群的数量为N0,之后种群数量每年增加25%,则计算10年后该动物种群数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
(4)若曲线Y表示一定时间内某草原食草动物甲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BC段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为零,主要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C点时,该地区迁入了大量其他不同物种的食草动物,则食草动物甲的环境容纳量会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
(3)种群基因库是指_____
(4)在对该种蜥蜴新种做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蜥蜴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以及理由是_____
(5)该蜥蜴新种不与蜥蜴原种发生基因交流,其理由是_____
2023-03-08更新 | 12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一定时间内,当种群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临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此即种群密度效应。关于植物的种群密度效应,目前有一个基本规律:最后产量恒定法则,即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密度如何,最后产量总是基本一样的。
(1)种群密度是指_____。根据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推测,种群密度是由_____(填种群特征)直接决定的。
(2)植物种群的最后产量恒定法则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是由于高密度下_____
(3)科学家对某农田中的某甲虫进行了十年的调查与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该甲虫的数量调查适宜用_____,原因是_____。据分析图中曲线可知,此甲虫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填“K1”“K2”或“K3”)。由该调查研究可知种群常常呈现_____的变化。
2022-03-19更新 | 8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种群的调查结果如下表。

乔木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株·hm-2

密度/株·hm-2

密度/株·hm-2

A

1267

100

0

0

0

0

B

50

31.06

55

34.16

56

34.78

C

50

4.95

80

7.92

880

87.1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_________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__________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__________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运用样方法调查A、B、C种群密度时,取样要做到______________,目的是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好地反映总体特征;若要调查混交林中某种松鼠的种群密度,则应采用_______________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地混交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逐步得以恢复,恢复过程属于__________演替。
2020-08-19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