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 DNA分子的复制 >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8 题号:18705427
DNA复制的过程也是染色体形成染色单体的过程,研究者用植物根尖分生组织做实验,通过对色差染色体的观察,又一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1)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构类似,能够取代后者与腺嘌呤配对。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对根尖染色,DNA两条链均不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深蓝、均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浅蓝,若DNA两条链中,_________,染色单体着色也为深蓝。如图1。
(2)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5-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一个、第二个细胞周期取样,观察中期细胞染色体的颜色并绘图,结果见图1
①有研究者认为,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颜色能够否认“全保留复制”假说,理由是:DNA若是“全保留复制”,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如图2中的__________所示,这两条染色单体的颜色应是__________
②研究者一致认为,第二次分裂中期出现色差染色体的原因只可能是“DNA半保留复制”。请结合图2进行分析:若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则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如图2中的_____________,所示,这两条染色单体的颜色应是_________,其他复制方式均不会出现这种结果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表示果蝇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需要的原料是_____
(2)若用15N标记某DNA分子的一条链,连续进行3次过程①,则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_____,能否证明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_____
(3)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有_____
(4)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形成的结构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_____
2021-02-25更新 | 6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实验探究,下图1为DNA复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复制开始时,双链DNA分子通过____等酶(至少答2种酶)的作用,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使子链沿着____的方向延伸。(填“3'→5”或“5'→3'”)
(2)研究表明,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加热解旋所需要温度就越高,原因是____
(3)如图2表示“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中的几种可能离心结果。
①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一代,如果DNA为半保留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应如图2中试管____所示。(填图2中试管对应的字母)

   

(2)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三代,若DNA为半保留复制,则15N标记的DNA分子占_____%。
(4)若让T4噬菌体侵染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并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
2024-05-10更新 | 7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DNA复制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合成的,另一条子链是不连续合成的(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再相互连接),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DNA复制时,子链延伸的方向为______(填“5'→3'”或“3'→5'”)。
(2)据图1分析,DNA分子复制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完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
(3)半不连续复制是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的。为验证假说,他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1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秒、7秒、15秒、30秒、60秒、120秒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全部变性后,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所示。
①在噬菌体DNA中能够检测到放射性的原因是______
②研究表明,富含G—C碱基对的DNA分子加热变性时需要的温度较高,推测其原因是______
③图2中,与60秒结果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的量______,原因是______
2021-12-03更新 | 3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