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主动运输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7 题号:18737962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要经过细胞膜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如图是动物细胞膜的结构及几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的细胞膜结构中,A、B、C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吸水膨胀时A的厚度变小,这说明A具有___________,结构C与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有密切关系。
(4)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人的红细胞膜,则氧气、葡萄糖、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依次是([ ] 内填序号, 填文字)[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球藻是单细胞真核生物,是研究光合作用的模式生物。水体中的无机碳主要以HCO3-和CO2两种形式存在,小球藻具有如图所示的无机碳浓缩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藻浓缩HCO3-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填“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理由是__________
(2)过程①称为___________,能为此过程提供能量的物质有__________
(3)鲁宾和卡门用小球藻探究光合作用所释放氧气的来源,实验分组及结果如表。

组别

O标记物所占的比例/%

反应物

产物

H218O

KHC18O3+K2C18O3

18O2

1

初始

0.85

0.20

-

结束

0.85

0.61

0.86

2

初始

0.20

0.50

-

结束

0.20

0.40

0.20

3

初始

0.20

0.68

-

结束

0.20

0.57

0.20

①小球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一部分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另一部分的去向是__________
②由本实验可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___________(填“全部来自水”“全部来自CO2”或“部分来自水部分来自CO2”),理由是___________
2024-03-17更新 | 36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线粒体外膜含有亲水性的通道蛋白,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可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通透性较小。葡萄糖通过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基质,经一系列反应产生NADH,NADH分解产生的电子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传递给O2并生成水,电子传递过程会驱动H+的逆浓度运输,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1)糖酵解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NADH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
(2)丙酮酸在线粒体内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NADH和_________,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最终转变为_________
(3)综上所述,缺氧条件下,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难以进入线粒体,原因是_________
(4)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交替氧化酶(AOX)呼吸途径,它可以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气生成水而不伴随跨膜H+浓度梯度的产生。在低温条件下,细胞主要进行AOX呼吸途径,其意义是______
2022-03-07更新 | 28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FTR蛋白功能异常。如图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支气管上皮细胞在转运氯离子时,氯离子首先与CFTR蛋白结合,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推动下,CFTR蛋白的_________发生变化,从而将它所结合的氯离子转运到膜的另一侧,此过程,氯离子只能与CFTR蛋白结合,原因是_________
(2)囊性纤维化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支气管中黏液增多,导致支气管反复感染和气道阻塞,呼吸急促。据图分析囊性纤维化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
(3)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动物细胞膜上的主动运输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下图中K+进入细胞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通过分析,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转运至细胞外,属于_________主动转运。驱动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所需能量来源于_________
(4)科研人员发现,红细胞在清水中很容易涨破,而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清水中不易破,红细胞快速吸水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CHIP28有关,水通道蛋白CHIP28可插入其他生物细胞膜上。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____
2022-02-11更新 | 1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