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08 题号:18771440

鹌鹑(ZW)到了繁殖期,颈后部有的会长出长羽冠,有的长出短羽冠,长羽冠受显性基因G控制,即使携带G基因也只在成年后的繁殖期才表现出来。现有一繁殖期表现出短羽冠的雄性和一繁殖期表现出长羽冠的雌性鹌鹑杂交,繁殖出一雄一雌两只幼体。对四只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电泳结果如图示(对应个体标签丢失且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羽冠基因G/g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理论上,子代幼体中雌性短羽冠鹌鹑和雄性短羽冠鹌鹑在数量上表现为_________
(2)F1中雌雄鹌鹑相互杂交,子代繁殖期出现雄性短羽冠的概率为_________
(3)鹌鹑的喙有黄色(F)和褐色(f),取多对短羽冠褐喙雄鹌鹑与长羽冠黄喙雌鹌鹑杂交,F1雄性均表现为长羽冠黄喙,雌性均表现为长羽冠褐喙。

①上述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几个生物兴趣小组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偶然间发现F1雄性中出现一只褐喙。小组成员猜测以下三种可能:F基因所在染色体出现了缺失;出现了性反转;出现了基因突变。请你设计最简单实验进行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结果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导致。


(4)研究发现鹌鹑突变基因D2和D3分别位于10号染色体的位点1和位点2,如图所示。已知双突变纯合子致死且突变基因D2会明显提高鹌鹑的产蛋量。位点1只含D2的蛋壳为青色,位点2只含有D3的蛋壳颜色成白色,其他的蛋壳成淡黄色(野生基因用D2+、D3+表示)。

①鹌鹑蛋壳表现为青色的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育种工作者经处理得到了如图乙所示雌性鹌鹑,其一条10号染色体上含D3基因的片段缺失后与W染色体结合。该过程发生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利用图乙与图丙所示个体交配,可选育蛋壳为_________色的后代个体用于生产。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辣椒炭疽病是由刺盘孢属菌侵染所引起的辣椒病害,主要危害接近成熟的果实。辣椒果实成熟过程可依次分为绿熟果和红熟果阶段,均可遭受炭疽病害。辣椒品种PBC80在绿熟果和红熟果阶段对炭疽病均有抗性,而PBC1422在两个阶段均易感。为探究辣椒对炭疽病的抗病机理,科研人员将PBC80和PBC1422进行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1与PBC80回交得到BCP80。F1与PBC1422回交得到BCP1422,相关个体表型及比例见下表。

亲本

绿熟果阶段

红熟果阶段

F1

均易感

均抗病

F2

抗病54,易感151

抗病143,易感51

BCP80

抗病30,易感27

均抗病

BCP1422

均易感

抗病39,易感40


(1)据表分析:PBC80在绿熟果阶段抗炭疽病是____________性性状,由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PBC80在红熟练果阶段抗炭疽病是显性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A/a表示控制红熟果阶段抗病与易感的基因,用B/b、C/c……表示控制绿熟果阶段抗病与易感的基因。
①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角度解释,BCP80在绿熟果阶段表现为“抗病30、易感27”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BCP1422在绿熟果阶段表现为均易感的原因_____
(3)为判断控制绿熟果和红熟果阶段抗病与否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有同学提出了如下的思路,其中能达到目的的组别是____________,并预期所选一个组别的结果____________
A.直接统计每株F2在两个阶段的抗病与易感情况
B.F2中绿熟果抗病、红熟果易感个体与F1杂交
C.BCP80中绿熟果抗病个体与BCP1422中红熟果易感个体杂交
D.BCP80中绿熟果易感个体与F2中绿熟果抗病、红熟果易感个体杂交
2023-03-05更新 | 18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XY型性别决定昆虫的体色有黑、灰两种,由A/a基因决定;眼色有紫、红两种,由B/b基因决定;翅形有长、短两种,由D/d基因决定。已知三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只黑身紫眼短翅雌性与一只灰身红眼长翅雄性杂交得F1,全部F1,再相互交配得F2,表型比例如下表。
F1F2
灰身紫眼长翅♀♀♂均为∶灰身紫眼长翅∶黑身紫眼长翅∶灰身红眼长翅∶灰身紫眼短翅∶黑身紫眼短翅∶灰身红眼短翅=2∶1∶1∶2∶1∶1
灰身紫眼短翅♂

回答下列问题:
(1)体色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翅形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B/b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D/d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2)基因A/a与B/b的遗传__________自由组合定律,基因A/a与D/d的遗传__________自由组合定律。(两空均填“遵循”或“不遵循”)
(3)研究者在F2中发现了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染色体结构正常),该个体的产生最可能是__________的结果,子代比例未受影响,体现了该变异__________的特征。
(4)请写出P到F1的遗传图解。
2022-06-21更新 | 18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水稻(2n=24)以自花授粉为主,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水稻的育性,当基因型为隐性纯合时,个体表现不育。研究人员对水稻突变体Q开展了如下研究,请回答问题:
(1)统计Q自交后代得到可育株为111株,不育株QM为308株。随着Q自交多代,类似分离情况再次出现。这一结果表明,该突变类型的遗传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进一步研究Q的减数分裂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在__________期,能够观察到正常的____对染色体和一条额外的染色体,或者11组两两配对和一组3条染色体配对(三价体),推断Q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像这样的个体被称为三体。由Q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可知,该育性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
(3)研究人员对Q的遗传模式推断如下图所示,并从Q的可育后代中,挑选自交后代可育:不育为__________的植株,进而选出了QM的非三体可育株。进一步设计__________杂交实验,发现均不能得到种子,推断该不育突变体QM为雌雄不育突变体。

(4)杂合基因型(Aa)自交一代可以分离25%的隐性纯合个体(aa),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隐性基因在后代中的比率将__________。若不育基因的染色体增加了一条,使基因型变为Aaa,自交n代后,不育隐性基因(a)可以稳定的存在于_____的群体中。
(5)请你结合以上资料谈谈三体水稻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_____
2020-01-19更新 | 3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