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18813396
如图表示某地一段时间内具有种间关系的A、B两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动物与B动物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动物捕食A动物
B.图中A、B动物数量呈周期性变化,若除去该地中的B动物,则A动物数量将呈“J”形增长
C.图中B动物种群数量下降时,其所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下降
D.碳在A、B两种动物间及两种动物与无机环境间均以CO2的形式传递
2023·河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小说《三体》中描述人们通过引入天敌、基因改造使它们绝育、用火烧、修建堤坝等各种方法都没办法真正消灭蝗虫。分析原因:蝗虫的繁殖力强,生长周期短;还会释放大量的化合物苯乙腈,可以降低天敌捕捉蝗虫的意愿;还可以大量释放“集群信息素”,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如图是某地根据“改治结合、根除蝗害”方案治理前后蝗虫的种群数量数据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引入天敌、基因改造绝育的原理和性引诱剂一样,通过降低出生率来降低种群数量
B.cd段可能采取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修建堤坝等一系列措施来综合防治
C.图中c点为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称为K值,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D.蝗虫释放的苯乙腈和“集群信息素”体现了化学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2024-01-26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对生态学原理的应用,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通过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控制害虫种群密度
B.通过调整种群的年龄组成,可提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通过控制牛羊的放牧量,可提高人类对能量的利用率
D.通过合理设计食物链,实现人对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2018-01-01更新 | 1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现“S”型(如下图所示),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原载畜量超过K值的放牧属于过度放牧
B.K/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该曲线与“J”型曲线差异的原因是存在环境阻力
2021-10-28更新 | 1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