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 染色体变异 >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7 题号:18862238
“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院士及其团队首创全新育种方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新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体小麦和缺体小麦是小麦育种和遗传分析的基础材料。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 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普通小麦含有 42 条染色体,也可被视为二倍体(用2N=42W 表示),在培育过程中可发生___,从而出现单体和缺体。若不考虑同源染色 体之间的差异,普通小麦共有___种缺体。
(2)蓝粒小麦是小麦(2n=42W)与其近缘种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蓝粒单体小麦(E 代表携带蓝粒基因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那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理论 上能形成___个正常的四分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___(染色体数用“n”“n—1”或“n+1”表示)。蓝粒单体小麦自交以后,产生三种染色体组成的后代,即:40W+E、______。由于蓝粒性状具剂量效应,会出现三种表现型,即白粒、蓝粒和深蓝粒, 其中___粒小麦为缺体小麦。
(3)单体产生的两种配子与异性配子结合并向后代传递的概率称为传递率。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可知,

实验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 75%、正常二倍体占 25%

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 4%、正常二倍体占 96%


单体产生的 n-1 型雄配子和 n-1 型雌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___;根据该 传递率推测,单体自交所得子代的类型及比例为___(用正常二倍体、单体、缺体表示)。
(4)育种专家在小麦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隐性纯合突变体,为判断此隐性突变基因的位置(在几号染色体上),利用正常小麦植株和各种单体小麦植株,结合上述方法,提出你的 实验思路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科学家在研究玉米的粒色、糯性、甜性性状的遗传规律时,做了如下杂交实验。以紫冠、非糯质、非甜质(AABBDD)为母本,非紫冠、糯质、甜质(aabbdd)为父本,F1表现出紫冠、非糯质、非甜质(AaBbDd),让F1自交产生F2,F2代具体表现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F2代性状自交后代籽粒数
紫冠、非糯质、非甜质4950
紫冠、非糯质、甜质1650
紫冠、糯质、非甜质675
紫冠、糯质、甜质225
非紫冠、非糯质、非甜质675
非紫冠、非糯质、甜质225
非紫冠、糯质、非甜质1200
非紫冠、糯质、甜质400

(1)研究过程中发现,玉米种植区有些玉米早熟、生长整齐而高大、果穗大、籽粒多。由此分析,这些植株最可能是_________
A.单倍体       B.三倍体          C.杂交种
(2)已知籽粒颜色是由细胞中的色素决定的,但该色素不是蛋白质,那么从基因控制形状的角度分析,籽粒的紫色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径实现的。
(3)根据上表,玉米的粒色和甜性的遗传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让F2中紫冠非甜质性状的个体间自由交配,后代中紫冠甜质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4)由于玉米含赖氨酸较少,科学家采用了___________技术,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玉米体内,在玉米植株内成功表达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6-20更新 | 262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普通小麦(AABBDD)属于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单体体系“中国春”共有21种类型,例如A组染色体中缺失一条1号染色体的小麦就记作1A,1A的核型如下图所示。A、B、D三组染色体中某一号染色体没有就成为缺体,缺体的成活率较低。单体体系可以用来对基因进行定位,请回答∶

(1)选取小麦新生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制作核型图的主要原因是_____。 实验过程中用1mol.L-1HCl解离的目的是_____ , 分析根尖细 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图像中的_________进行人工配对。
(2)单体植株的形成可能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
(3)1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_______个四分体。 如果1A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染色体组成为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有__________
(4)对显性抗病基因进行定位时,以“中国春”单体系为母本、待检纯合个体为父本进行杂交。单穗收获F1代,并将F1代株系种植于田间,次年对F1代植株进行核型分析,确认为单体植株,并让F1进行自交,获得F2代种子并种植于田间。在苗期对F2的单体植株进行接种,统计抗病苗和感病苗的数量,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抗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

材料

1A

2A

3A

4A

5A

6A

7A

1B

2B

3B

4B

5B

6B

7B

1D

2D

3D

4D

5D

6D

7D

观测的F2数量

74

73

62

97

68

71

73

89

60

98

70

97

98

84

94

99

98

89

81

98

101

抗病

56

54

48

73

51

53

55

67

58

74

53

72

74

63

71

75

73

67

62

75

75

感病

18

19

14

24

17

18

18

22

2

24

17

25

24

21

23

24

25

22

19

23

26


(5)对隐性抗病基因进行定位时流程可以简化,请补全流程∶以“中国春”单体系为母本、待检纯合个体为父本进行杂交,单穗收获F1代,并将F1代株系种植于田间,次年对F1代植株进行镜检,确认为单体植株,并_________
2021-11-18更新 | 23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图是________
(2)图C中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________条染色体,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可育吗? ___________
(3)假若A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基因型分别为AAaBbb、AaBB、AaaaBBbb及Ab的体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应依次对应图A~D中的________
2017-11-25更新 | 1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