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1 题号:18923948
生态小组对某湖泊的鲢鱼和鲤鱼的分布、食性和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种类

分布

食性

年龄/%

1龄

2龄

3龄

≥4龄(性成熟)

鲢鱼

水体上层

主要以浮游藻类为食

15.38

61.54

23.08

0

鲤鱼

水体下层

以有机碎屑、幼螺为食

13.53

33.53

39.41

13.53


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鲢鱼是消费者,鲤鱼是消费者和分解者
B.鲢鱼和鲤鱼的分层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C.鲢鱼和鲤鱼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影响二者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层现象
D.调查鲢鱼和鲤鱼的年龄结构可用样方法,二者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该地区田鼠种群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比前一天增加1.5%,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研究者可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推测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
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1.015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2020-09-14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先确定调查对象再选取样方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不应鲜艳的颜色标记被捕获的动物
C.群落的水平结构常表现为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分布
D.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2023-01-04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东北豹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大
B.研究人员使用该技术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时,所用到的方法是样方法
C.保护区内华南虎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该技术不可用于调查该保护区内某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老年个体数和幼年个体数
2024-05-12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