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2 题号:18979737
若尔盖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危害草原的主要啮齿动物为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其中高原鼠兔营地面生活,既与牲畜争食牧草,也在地表挖掘洞穴破坏草原植被;高原鼢鼠营地下生活,除啃食牧草根部之外,还会挖掘洞道,严重破坏草地结构。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尔盖草原的牧草和高原鼠兔的种间关系为______,牧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会流入高原鼠兔等初级消费者,其余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
(2)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生活习性的不同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两种动物之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种间竞争,这种竞争会导致它们的生态位_______(填“重叠”或“分化”)。
(3)下列能有效防治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措施有哪几项?_____(A.布设捕鼠笼 B.投放毒饵 C.施用除草剂 D.改善鹰的栖息环境)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________可作为评价防治效果的指标。
(4)若尔盖草原大面积退化,导致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为改善草地生态,人们将草种和有机肥拌匀后撒播,提高了出苗率,也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能力,但不会使该草原演替为森林,原因是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科研人员对高原鼠兔的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是根据某草原上甲、乙两种鼠兔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鼠兔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M值表示乙鼠兔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鼠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回答下列问题:

(1)植被能为高原鼠兔的生存提供______,据图1分析,植被群落高度越高,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
(2)调查该草原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第2年,甲鼠兔种群L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乙鼠兔的环境容纳量约为______只,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若乙鼠兔大量繁殖,可能对高寒草地造成危害,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合理控制乙鼠兔种群数量的建议_______(答一点)。
2024-05-29更新 | 3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表示农田弃耕多年后植物群落结构的特征,图中数据代表不同植物的数量所占的比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弃耕农田上开始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体现的群落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这种结构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藤本植物往往以乔木为支撑,在乔木树冠上形成一个“顶棚”,藤本植物与其他植物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3)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但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02更新 | 25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集团内的一个天敌参与者(集团内捕食者)总是在捕食共同猎物(集团外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参与者(集团内猎物),如图所示为一局部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集团内捕食作用实际上可理解为在同营养级别的物种间同时存在着______关系。图中集团内捕食者是________,集团外猎物是______
(2)专性次级捕食作用是指专性次级捕食者只进攻取食植食性昆虫的初级捕食者,却不取食植食性昆虫,从营养结构上分析,专性次级捕食者与集团内捕食者的区别是________
(3)化学信息是影响群落内生物种间关系的重要因素。在群落与生态系统水平上,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
(4)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级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部分营养级的部分能量值(单位:J·m-2·a-1)。草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在物质循环中,图中a代表的是_______。由于该农田离造纸厂比较近,导致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铅,经检测,肉食性动物体内含铅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
2023-02-10更新 | 1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