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3 题号:19007159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快,沉水植物逐渐衰退和消失,导致结构复杂、功能健全的以高等水生植物占优势的清水态草型水体逆向退化为结构单一、功能退化的以蓝绿藻等浮游植物为主的浊水态藻型水体,从而引起水华。
(1)沉水植物、浮游植物、挺水植物在水体中的分布,体现了水生植物群落的_______结构,该结构出现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清水态草型水体逆向退化为浊水态藻型水体是否为群落演替?____。若某湖泊发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某种沉水植物灭绝,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丧失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沉水植物逐渐衰退和消失的原因除了有水体中的无机盐过多对沉水植物有毒害作用外,还有________。(答一点既可)
(4)水体富营养化后大量的沉水植物死亡又会促使大量分解者分解其遗体,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溶氧量降低,从而使更多的生物死亡,我们称为“二次污染”。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存在_____________调节。
(5)科研人员通过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治理湖泊的水华,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 入侵物种福寿螺喜食水稻幼嫩部分, 因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缺少天敌等原因, 在我国南方的淡水域迅速蔓延。在广西也几近遍布全自治区的水田、沟渠、河流, 给各地农业带来灾难。
(1)为研究福寿螺与本土田螺的种间关系, 开展了以下实验: 在同一个饲养盒混合饲养做为实验组(标记为a和b) , 在两个饲养盒中分开单独饲养为对照组(标记为c 和d) 。结果如图所示。这说明两种螺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螺之间的生态胁迫的原理, 将两种螺分别置于如下图所示特殊饲养盒中的两侧进行单独饲养(挡板上的圆孔仅允许水流通过) 。定期检测两种螺的生存率的变化,发现与混合饲养实验所得结果基本类似。据此推测,其中福寿螺可能通过________进而对另一种螺起到生态胁迫作用。

(3)为调查统计福寿螺的种群密度,研究者通常采用样方法,原因是________
(4)福寿螺给各地农业造成巨大损失,部分地区通过轮作旱地植物来降低福寿螺种群的________以控制其数量。请你提出其他安全环保、有效的防治措施________(答出2点) 。
2024-03-22更新 | 13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生物技术员对一个小池塘(未受到人类干扰)中几种生物进行了一年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表.请回答:

物种调查方法生活习性胃内容物每个月固定在15日调查(单位:整个池塘中的千个体数)
样方法水面漂浮123456789101112
样方法根系长在水
底淤泥种
3
3.544.54.23.83.533.243.93.7
标志重
捕法
各水层有植物纤维、
叶绿体
2.12.533.24.532.522.43.133.1
标志重
捕法
各水层有植物纤维、
肌纤维
1.6222.12.32.52.832.72.82.22.3

(1)采用样方法时,要注意__________.这是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估算值更能接近___________
(2)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变化曲线.
____
(3)画出池塘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____
(4)甲与乙的关系是______;丙与丁的关系是________
(5)在种群的特征中,预测一个种群未来变化方向的是_________;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是______等.
(6)影响丙种群数量变化的外部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3种).
2016-12-13更新 | 8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科研人员为修复稻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对照区稻田按当地耕作习惯进行日常管理,人工控制区进行如下处理:①稻田冬闲期种植豆科绿肥紫云英,并在盛花期全株翻耕还田;②田埂全年保留禾本科杂草,并在控制区中部设置茭白种植区;③水稻生育期不喷洒杀虫剂,并控制化肥使用。下图是人工控制区和对照区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及其两种天敌密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中常用______________法调查稻纵卷叶螟种群密度。蜘蛛和寄生蜂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它们与稻纵卷叶螟间的种间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与对照区相比,人工控制区中蜘蛛和寄生蜂的数量________,主要原因:一是稻田田埂全年保留禾本科杂草、控制区中部种植茭白等可为寄生蜂和蜘蛛提供________________;二是不喷洒杀虫剂,____________
(3)生态修复实施5年后,人工控制区和对照区效益调查比较如下表:

处理

杀虫剂使用次数(次·季-1

氮肥使用量

(g·m-2

水稻产量

(g·m-2

经济效率

(元·m-2

控制区

0.0

18.44

847.93

2.59

对照区

4.0

21.29

786.31

2.36


① 从物质循环角度看,稻田生态系统需要施氮肥的原因是________。与对照区相比,控制区氮肥使用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控制区_______可以提供大量N元素。
②N元素在水稻、稻纵卷叶螟、蜘蛛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实施稻田生态工程修复时,可以通过保护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加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这样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能减少杀虫剂、化肥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与提高。
2022-04-17更新 | 1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