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9044803
某山区的降雨量比较充沛、气温也比较高,群落类型最终会趋于相同。由于地形和土壤等因素,不同地块生物群落演替的速度不同,科研人员将该山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群落类型,并统计了该山区的上述4类生物群落的生产者制造有机物的量、总呼吸量、叶面积指数和植被干物质的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群落类型

生产者制造有机物的量[t/(·a)]

17. 43

116. 61

150. 81

55. 50

总呼吸量[t/(·a)]

15. 93

92. 73

124. 81

40. 98

叶面积指数

2. 48

11. 28

17. 76

6. 63

植被干物质的量[t/(·a)]

6. 65

377. 52

398. 57

184. 74


注: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
(1)要认识该山区群落,首先要调查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_
(2)群落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物总量将会_________(填“增多”、“不变”或“减少”),作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3)一般来说,与甲群落相比,乙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填“复杂”或“简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状态下(不考虑自然灾害),群落丁将最先演替至群落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群落。若表中四种群落分别是针阔叶混交林、灌草丛、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的某一类,则丙群落最可能是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木质林产品(HWP)是指从森林中采伐的,用于生产诸如家具等的木质材料,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碳库。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HWP在森林阶段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森林的碳汇效应主要是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并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成为森林碳储。当遭遇人为干扰或自然干扰后,原本储存在植物体中的碳就会释放回大气中,其回归途径除了图1中的途径外,还有___________
(2)图2为森林及HWP的碳储或碳排放随时间变化关系示意图。

①某些HWP可以替代部分非木质材料,从而减少这些材料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及CO2的排放。这种替代减排效应与HWP的使用时间呈___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的关系。
②适当的砍伐森林中的成树,在短期内有利于群落的___________增加,进而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图2中曲线2的逐渐升高表明群落的次生演替可以实现___________
③研究发现,自t0时刻砍伐森林至HWP形成,大气中的CO2量出现不降反升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
A.森林砍伐剩余物的腐烂会导致碳的释放量增加
B.演替而来的次生林碳汇效应低于砍伐前的森林
C.木材的运输和加工等过程需要化石燃料的供能
D.HWP中的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从图2中可看出,上述现象完全消除的时刻为___________
(3)HWP在达到使用寿命后,对于不能再回收利用的部分建议采用填埋处理。填埋后,HWP中的木质素分解速率极为缓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2-05-23更新 | 12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表所示为科研人员对鸟类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鸟类丰富度/种

平均种群密度/(只·hm−2

次生杂木林

55

11.51

灌木丛

51

16.36

农 田

21

3.94

人工马尾松林

23

14.39


(1)上表中次生杂木林的生物,其分布具有镶嵌现象,这属于____结构,如果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方法是_________。如果要调查林下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方法是_________
(2)表中数据表明,4种生态系统中鸟类丰富度差别较大,____中鸟类丰富度最低。灌木丛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灌木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_________
(3)决定麻雀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及迁入率与迁出率。
(4)调查中发现甲、乙两种鸟类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所示。由此分析可知_______是被捕食者。
2021-04-27更新 | 129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囊种草是高山环境的优势物种,其茎基部在地面上的分支形成致密的冠层结构。科研人员探究了囊种草对生长于其冠层下方植被的保育作用。
(1)囊种草生活地的扩物、动物、微生物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囊种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持续监测了囊种草冠层下方土壤温度(T)和远离冠层50cm以上的裸地土壤温度(T0),结果如图1,其中△T=T-T0       

由图可知,若裸地土壤温度T0的范围在-5℃-25℃间,则囊种草冠层下方土壤温度T的范围约为_________℃,说明囊种草对冠层下方的土壤温度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3)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电子可使四唑紫染料由无色变为紫色,四唑紫接受的电子越多颜色越深。为进一步研究囊种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采集其冠层下方土壤(样品1)以及邻近冠层裸地处的土壤(样品2),稀释后做图2所示处理,并培养120h后测定各组吸光值A(培养液颜色越深,A值越大)。       
                                                                                                       
①参照组培养液不同于检测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利用不同种的有机碳源重复开展上述实验,结果显示样品l的△A值(=A检测组-A参照组p)均明显高于样品2。这一结果表明囊种草能_____________。从而使生长于其冠层下的植物更好地适应凋落物稀少的高山环境。
2024-02-20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