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0 题号:19103472
在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豆科植物柠条常用来进行人工固沙。柠条根部具有根瘤,扎根于沙砾间,能顽强生长形成灌丛。某荒漠沙化地区合理种植柠条后,群落内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于稳定状态。此时,群落栖息的土壤表层含水量增加,土壤养分得以改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柠条固沙可能与其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有关
B.该地区种植柠条后,群落演替的方向可能改变
C.柠条根部的根瘤菌属于分解者,进行异养生活
D.该地区的储碳量、抵抗力稳定性可能逐渐增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很多古诗词不仅抒发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往往还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现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及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以下对这些古诗词的理解,错误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B.“远芳侵古道”体现了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
C.“落红”化作的“春泥”中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被植物利用以使得植物生长的更好
D.“草盛豆苗稀”一句中蕴含了具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会彼此抑制对方的生长
2022-04-11更新 | 4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可表示森林在火灾后进行的演替
D.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甲、乙群落演替
2019-07-12更新 | 3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苔藓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B.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是人类活动影响了群落演替
C.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改变了河水中的植物群落
D.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都属于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021-12-12更新 | 2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