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19198935
标志重捕法是一种用于研究动物种群大小、密度和移动的调查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标记个体与未被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是该方法的前提条件
B.若标记物过分醒目,可能会增大标记个体被天敌捕食的概率导致结果失真
C.两次捕获需间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让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充分混合
D.该方法能准确识别被调查动物种群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有关运用的方法或策略与其对应的目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目的之一是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B.采用标志重捕法时标志物不能太醒目,目的是防止测得的种群密度值不准确
C.在田鼠数量达到“S”型曲线的K/2时进行防治,目的是防止发生鼠害
D.在田间喷洒性外激素,主要目的是通过直接影响农业害虫的性别比例来降低种群数量
2020-08-16更新 | 1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在某个裸露的沙丘上,首先出现喜沙植物,随时间推移,优势种依次为松、柏、黑栎、山核桃,最后发展为稳定的山毛榉—槭树林群落,整个演替大约经历了1000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沙丘的演替类型与火山喷发后的群落演替类型相同
B.调查该地区山毛榉的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五点取样法
C.群落演替到山毛榉—槭树林阶段,黑栎、山核桃等木本植物消失
D.在形成山毛榉—械树林群落的过程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逐渐增大
2023-02-14更新 | 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
B.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D.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某些鼠因曾被捕过而不易被重捕
2021-03-27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