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问题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6 题号:19320144
已知果蝇的灰身、黑身和直毛分叉毛分别由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兴趣小组用-对灰身直毛雌、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发现子代的雌果蝇中黑身果蝇约占1/4,雄果蝇中有一定比例的分叉毛。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确定两对等位基因中_____________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用分叉毛雌果蝇与直毛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分叉毛雌果蝇。关于上述情况,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时提出了三种假设:
①假设一认为,分叉毛雌果蝇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请从配子的角度分析该分叉毛雌果蝇形成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二认为,分叉毛雌果蝇的出现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出现了基因型为XbXbY的雌果蝇。
③假设三认为,分叉毛雌果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你认为他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验证假设二、假设三的观点,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昆虫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腹部颜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的位置未知。研究人员利用若干该昆虫纯合亲本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别

P

F1表现型及比例

F1雌雄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1

黑色(♂)×灰色(♀)

黑色

黑色(♂)∶黑色(♀)∶灰色(♀)∶白色(♀)=8∶4∶3∶1

实验2

黑色(♀)×灰色(♂)

黑色∶灰色=1∶1

雌雄均为黑色∶灰色∶白色=4∶3∶1

(1)根据实验1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
(2)实验1亲本基因型为______,F2中B基因频率是______
(3)若让实验1的F2中黑色个体相互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9更新 | 50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日节律是动物普遍存在的节律性活动,通常以24h为周期。研究者从果蝇的羽化节律开始,逐渐揭示出日节律的分子机制。
(1)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可以连接在一起,成为一条并联的X染色体(细胞分裂中不会分离),一条并联X染色体在性染色体组成上可视为两条独立的X染色体。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

XX、XXY

XY、XYY、XO

XXX、YO、YY

性别

雌性

雄性

致死

研究者通过诱变得到羽化节律紊乱的雄蝇(染色体数目正常),推测雄蝇的羽化节律紊乱与性染色体上野生型基因per的显性突变有关(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及其他变异)。现将羽化节律紊乱的雄蝇与两条X染色体融合在一起的雌蝇杂交,若子代中____,可判断per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突变后的基因与基因per的根本区别是____
(2)已知per的突变基因perS、perL分别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变为短节律(羽化周期缩短)、长节律(羽化周期变长),per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棒眼性状遗传为伴x显性遗传。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设计两次杂交实验,来判断突变基因perS和perL的显隐性关系。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纯合非棒眼正常节律雌蝇、纯合棒眼正常节律雌蝇、棒眼短节律雄蝇、非棒眼长节律雄蝇。
实验设计思路: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
(3)假设per的突变基因perS(简写为S),perL(简写为L),显隐性关系为短节律S>野生正常节律p>长节律L且为完全显性,控制棒眼的基因为E且基因型为XSEXSE、XLeY的胚胎致死。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短节律雌果蝇品系,如图所示。该品系与正常节律非棒眼雄果蝇杂交,F1果蝇的表现型有棒眼短节律雄果蝇、____,其中短节律雌果蝇占____。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产生的F2中Xe的基因频率为____
2024-02-03更新 | 218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遗传学上常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请回答与果蝇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灰身

长翅

圆眼

灰身

长翅

棒眼

灰身

残翅

圆眼

灰身

残翅

棒眼

黑身

长翅

圆眼

黑身

长翅

棒眼

黑身

残翅

园眼

黑身

长翅

棒眼

雌性

3/16

3/16

1/16

1/16

雄性

3/32

3/32

3/32

3/32

1/32

1/32

1/32

1/32


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A、a表示),圆眼与棒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B、b表示),长翅对残翅为D显性性状。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蝇及雄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1)在灰身和黑身 园眼与棒眼两队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不能判定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请进一步设计交配方案,确定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的位置_____________(只写出交配方案即可)。
(3)若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代雌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F1中的黑身果蝇取出,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2019-11-08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