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7 题号:19360339
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现“S”形,K值为环境容纳量,如图为该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K值为200)。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该种群达到K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为0
B.(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
C.种群的年龄结构在S2和S4点时都是衰退型
D.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在K值时捕捞,并将捕捞后的数量基本保持在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20世纪70年代褐家鼠由外地进入新疆,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研究发现,新疆某地褐家鼠种群的周限增长率为1.247(t+1年与t年种群数量的比值),种群年龄组成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老年个体占比较低,属于衰退型种群
B.依据其年龄组成和周限增长率推测,该种群很难被去除
C.该种群扩大过程中,当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提高,食物网更复杂
D.作为近缘物种,褐家鼠与当地的鼠类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能力
2022-09-08更新 | 54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阱”,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这种方法的直接影响是(       
A.降低昆虫出生率B.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C.增加昆虫迁出率D.改变昆虫年龄组成
2021-02-21更新 | 1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褐马鸡被定为山西省“省鸟”,是我国特有珍稀鸟类。某自然保护区内,褐马鸡在山坡和灌木丛中寻找植物的根茎,种子,果实,昆虫或其他小型动物为食。研究者用标记重捕法对褐马鸡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结果分析,该褐马鸡种群数量约为245只。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褐马鸡种群生活在树冠层、树枝上,地面上体现了分层现象
B.进行重捕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两只标记个体死亡则调查结果偏大
C.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不会存在与褐马鸡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
D.褐马鸡长期取食个体数量最多的沙棘的果实,会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
2023-03-06更新 | 4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