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19421045
每年的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为:“海洋星球 潮流之变”。海洋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CO2会导致“海洋酸化”,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为进一步研究其成因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研究者做了以下实验。
(1)研究者通过实验得到了某种单细胞藻在四种条件下的增长率,结果如图1所示。
      
①据图1结果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CO2浓度升高、海水pH下降对该单细胞藻数量增长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
③对该藻类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计数时用图2所示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数室体积为0.1mm3),将培养液稀释10倍,检测四角上中方格的该藻类数量分别为12、16、14、18,估算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个/mL。
(2)研究还发现,浮游动物能排泄出HCO3等缓冲物质,而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牡蛎养殖区

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m3

20.35

20.95

12.11

47.54

综合以上研究___________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还提出了“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即在水的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水的中层,挂笼养殖滤食性贝类或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而在底层,则投放了人工鱼礁,并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这种养殖模式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某研究所对一逐渐退化的草场进行调查,发现草场退化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一种名为大沙鼠的草原鼠入侵了草原,并已成灾;二是牧民为快速致富,放牧量超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定合理的放牧量,该研究所采用样方法对某种优质牧草进行种群密度调查。为减小调查的误差应注意________、样方大小适宜和取足够多的样方。
(2)为了有效灭鼠,该研究所对该鼠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结果如下图实线所示。

①图中AE走势的曲线表示在________条件下大沙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如果大沙鼠迁入时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了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次以后,种群数量是____________
②图中BD段走势不同于BE段走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沙鼠迁入该草原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对应的时间段是图中________段。
(3)研究人员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大沙鼠的数量。在某一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大沙鼠,第二次捕获30只大沙鼠,其中有标记的大沙鼠有10只,在该调查范围内大沙鼠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只。若在调查过程中部分大沙鼠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数量的估算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024-01-30更新 | 7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年来东方苔原豆雁和白额雁在中国升金湖越冬的数量均有所增加,两物种均广泛利用苔草滩涂,在苔草滩上的空间分布以及食性都显示出相当大的重叠,白额雁表现为白天觅食,且单一利用苔草滩,几乎不在其他栖息地觅食。体型较大、食性更广的豆雁则有更多的选择。白额雁的喙部较为短小,啄食率更高,可以更好地取食更矮的苔草,啄食长度更短的叶片。如果苔草持续被白额雁反复啃食,使其长时间维持在较低的高度,而不适合被豆雁取食。调查发现在食物短缺的越冬中期,豆雁会取食浅水中的菱角果实,并且出现白天睡觉,晚上觅食的行为。
(1)近年来,虽然升金湖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但是两种雁群的数量仍旧停止增加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调查两种雁群种群密度时,可选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某研究小组对一公顷范围内的豆雁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95只,第二次捕获38只,其中标记的豆雁为7只,标记物不影响豆雁的生存活动,但经调查发现第一次标记的豆雁在重捕前有8只由于竞争等因素死亡。该小组能否获得该地区豆雁的种群密度?如果可以,则种群密度为(取整数);如果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当食物资源有限时,可能存在两种种间竞争方式,一种是利用性竞争,即由于竞争物种一方数量增多,引起食物资源枯竭,从而剥夺另一物种的食物资源,物种间不存在直接干涉;另一种是干扰性竞争,即一个物种在觅食是通过斗争行为直接干涉另一物种的觅食,以降低其取食效率。根据以上内容可判断,白额雁和豆雁之间的竞争方式为_____________。虽然两种雁群之间存在竞争,但是仍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这是群落中_____________协同进化的结果。
2022-05-13更新 | 311次组卷
【推荐3】草原是陆地群落中的常见类型,草原群落的主要植被是草本植物,布氏田鼠对草原植被的危害较大。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称为该种植物的_____
(2)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的甲地草原,其演替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_____;该地的演替很难形成森林,结合环境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甲地草原的演替类型是_____
(3)乙地草原上,苜蓿和黄芩是多种昆虫和布氏田鼠的食物,而昆虫又是布氏田鼠的食物。昆虫与布氏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
(4)采用标记重捕法对丙地草原2公顷调查区域内的布氏田鼠数量进行调查: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上次标记过的个体有10只。
①该调查区域内的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只/公顷。
②若该调查区域内的布氏田鼠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不考虑迁移和死亡,繁殖n代后,产生的子代数为_____
2023-12-23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