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应用 > 基因工程在农牧业、制药及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7 题号:19457536
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生产人白细胞介素2(hIL-2)和与其具有协同作用的融合蛋白(由两个单独基因编码的结构域组成的蛋白质)药物,但融合蛋白常难以发挥各组分的正常功能。研究发现,口蹄疫病毒2A肽(FMDV 2A)是一种“自切割”多肽,能将自身切成4个片段,可用于构建多基因表达载体。下图是构建FMDV 2A介导的hIL-2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在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的主要过程,以期为提高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的效能奠定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应选用的引物是______,该过程除加入引物外,还需加入______
(2)下图4种引物可用于过程①的是______
P1:5'-CCCTCGAGATGTACAGGATCCTGTACAT-3'
P2:5'-CCATCGATTCAAGTTAGTGTTGAGATGA-3'
P3:5'-CCCTCGAGATGTACAGGATGCAACTCCT-3'
P4:5'-CCGAGCTCAGTGTTGAGATGAATCGATC-3'
(3)过程③中,使用人工膜制成的脂质体将质粒3导入受体细胞,其主要原理是______
(4)将转染后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置于含______的培养液中培养、筛选;将筛选出的细胞置于含催乳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______,进一步筛选出转染成功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催乳素的作用是______
(5)过程④中,乳腺上皮细胞中检测到游离的hIL-2,原因是______。与生产融合蛋白药物相比,此项研究有望提高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的效能,主要表现是______
(6)研究人员试图以转染成功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作为供体,培养转基因克隆胚胎,主要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菜兼用型作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病虫害的问题严重限制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且人们对马铃薯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马铃薯育种势在必行。生产上常采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繁殖,杂合子的马铃薯要比纯合子的产量高,表现出杂种优势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上的用种,杂交后代与块茎繁殖后代的不同体现在_____
(2)现有某高产(A)马铃薯品种,将一个抗病毒基因B导入该品种细胞培育成高产抗病的植株,则该育种方法利用的原理是_____。这些植株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理由是_____
(3)现有一批只含有一个抗病基因B的高产抗病的马铃薯植株(不考虑交叉互换),若想探究基因B转入染色体的位置,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预期结果:
①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则高产基因和抗病毒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则高产基因和抗病毒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022-03-30更新 | 18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也被称为“袖珍人”,因生长激素不足而导致生长发育障碍,身材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发病率为1/8500,是一种内分泌疾病,表现为身材矮小、生长障碍、性发育障碍、代谢紊乱、神经系统、心、肾功能异常。目前一般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科研人员尝试利用奶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生长素,以保证临床用量。
(1)外源生长激素基因作为目的基因除了可以从基因组文库获取外,还可以利用从供体动物_________细胞中提取的mRNA,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
(2)下表为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右下图为含有生长激素基因的DNA片段及其具有的限制酶切点。若需利用酶切法(只用一种酶)获得生长激素基因,最应选择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_

(3)利用转基因牛、羊的乳汁提取药物工艺简单,要使用蛋白基因在奶牛乳腺中特异性表达,应将药用蛋白基因与___________等调控元件重组在一起,导入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的受精卵中。如果将药用蛋白基因转移到动物的膀胱上皮细胞中,利用转基因牛、羊的尿液生产提取药物比乳汁提取药物的更大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
2017-05-14更新 | 26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主要通过其表面棘突蛋白(S蛋白)与人体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实现感染。各类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都是基于这个主要的理论基础,即以S蛋白基因为靶点,通过表达S蛋白,诱导入体产生免疫能力,从而实现预防感染的目的。以下是两条疫苗研究技术路线:
A.疫苗研究技术路线1:体外表达疫苗——重组疫苗。
提取新冠病毒RNA,获取S蛋白基因,构建S蛋白基因表达载体,导入酿酒酵母,合成并分泌S蛋白质(疫苗),注射人体,产生免疫。
B.疫苗研究技术路线2:体内表达疫苗——病毒载体疫苗。
提取新冠病毒RNA,获取S蛋白基因,将 S蛋白基因转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的基因组内,获得疫苗。接种该疫苗后,腺病毒载体会进入人体细胞,由于基因缺陷,腺病毒本身无法复制,但其内的S蛋白基因会启动产生S蛋白,这种S蛋白会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诱导入体产生免疫。
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条技术路线中,获取S蛋白基因的方法是:提取病毒RNA,通过_____过程合成S蛋白基因,再用PCR技术扩增S蛋白基因。设计扩增S蛋白基因所需的引物时,不可以将一端引物设计为含GAATTC序列,理由是:___________
(2)技术路线1中,常使用两种酶切割载体。这里的酶是__________ ;与单酶切相比,优点是:_________。体外表达技术在疫苗领域已经非常成熟,但由于S蛋白中含有受体酵母菌自身分泌的内源蛋白,所以_______比较复杂;
(3)技术路线2中,相当于把人体细胞当作了疫苗工厂,大大简化了疫苗生产过程。无法自我复制的腺病毒也会被人体免疫机制清理掉,提高了疫苗的______。但是绝大多数人成长过程中曾感染过腺病毒,短期内体内可能存在能中和腺病毒载体的________,从而_______(用“加强/降低”作答)疫苗效果,这就是预存免疫。
2021-08-18更新 | 4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