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5 题号:19502214
神经元利用多巴胺传递愉悦感,其作用原理如图1所示。可卡因是一种毒品,能够使人持续产生愉悦的感觉,但可卡因药效失去之后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会受到影响,服药者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毒瘾难戒。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①可使多巴胺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以高效完成信息的传递
B.结构③为受体蛋白能够与多巴胺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C.可卡因阻碍突触前膜回收多巴胺能够使人持续产生愉悦的感觉
D.可卡因成瘾的原因是多巴胺释放减少导致突触后神经元难以兴奋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信息分子是指生物体内、外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下列有关信息分子发挥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均需囊泡运输,释放后需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B.二氧化碳作为体液中的化学信号分子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运动
C.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说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膜上具有甲状腺激素受体
D.信息分子不是细胞的结构物质,也不起催化作用,但有时可提供能量
2022-05-27更新 | 4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小明的手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并对妈妈说手指疼。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⑤表示反射弧各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传递到反射中枢③,使小明感觉到疼痛
B.“小明对妈妈说手指疼”的过程不需要白洛嘉区参与
C.神经元在②复极化过程中,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D.效应器⑤处肌膜的动作电位传递到肌纤维内部时,引起肌肉收缩
2017-07-09更新 | 266次组卷
【推荐3】人体体表痛和内脏痛的形成存在共用神经元时,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的来源,但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信息,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参与牵涉痛的神经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为传出神经,因为与皮肤相连
B.牵涉痛的产生共用了神经纤维b,痛觉的形成部位是脊髓
C.牵涉痛的形成过程中,皮肤被误作“感受器”,神经元a并没有产生兴奋
D.牵涉痛属于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
2023-11-17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