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9615222
因多种原因,某县农村出现大量弃耕农田。后在政府、生态专家的参与下,种植大户带动周边农民对弃耕土地进行复耕复种﹐建立生态农业系统,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的各种动植物、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判断理由是_____,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_____的特点。
(2)若该县的农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则一段时间后,生产看制造有机物的总量将会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从群落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
(3)在某弃耕种植区,土壤中的金针虫幼虫(地下害虫之一)较多。金龟子绿僵菌是一种广谱性昆虫寄生真菌。科研人员使用含金龟子绿僵菌孢子粉的颗粒制剂处理金针虫幼虫,结果如图所示。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
②与化学杀虫剂相比较,这种真菌杀虫剂的缺点有_____(一种即可),请写出一种针对这种缺点的合理的解决方案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科研人员对浙江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内繁殖季节时鹭类的组成和筑巢高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筑巢高度(m)

池鹭(只)

白鹭(只)

夜鹭(只)

牛背鹭(只)

鹭鸟总数(只)

6~8

6

6

8

0

20

8~10

52

6

6

2

66

10~12

14

4

4

2

24

12~14

10

22

4

0

36


(1)表中数据显示,该森林群落鹭类中的优势种是____________。表中数据的获得是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_________(填“随机”或“在密度大的地方”)选取9块(10m×10m)样方,逐个调查、统计并记录得出的。调查这些树种上某鹭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所得数据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4种鹭在林内乔木层筑巢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_____________资源的合理利用。
(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的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鸟在觅食时间和方向上的改变,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之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的__________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这两种鹭鸟对环境___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
2018-01-22更新 | 59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1:红尾鸲和鹟都捕食飞虫,也常常从树叶及树冠末梢上啄食昆虫。在两种鸟共同生活的地区,红尾鸲喜欢在疏林和缓坡处活动,而鹟更喜欢选择密林和陡坡。如果只有一种鸟存在,那么无论红尾鸲还是鹟,它们觅食生境的范围都比共存时的更大。
资料2: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一个16m2的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实验样地中占据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优势的物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____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2)资料1中的红尾鸲和鹟的种间关系是____。因地形变化引起两种鸟分布的不同,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水平结构,常表现为____分布,这种结果有利于____
(3)资料2中海星的营养级至少是第____营养级,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能100%流入海星的原因是____
(4)资料2中藤壶和贻贝两个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____发生改变,群落发生演替。在上述实验中,再过一段时间,贻贝又代替藤壶成了该群落最终占优势的物种。由此可见,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的相互联系是:____
(5)大豆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具体表现在____
2024-01-06更新 | 181次组卷
【推荐3】东北豹和东北虎都是生活在北方寒带的大型食肉动物,主要捕食马鹿、梅花鹿等大中型有蹄类动物,而这些动物主要以森林灌草层的植物为食,食物网如图1所示。为评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对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承载能力,研究人员对其中的森林灌草层植物进行了调查。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图1所涉及到的成分外,上述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中存在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
(2)调查东北豹种群数量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
①样方法   ②黑光灯诱捕法   ③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法
(3)灌草层是有蹄类动物取食的主要区域,该区域根据林木覆盖程度可分为郁闭林和开阔地两种主要地形。研究人员分别在这两种地形中随机选取样方,收集并检测几类常被取食植物的生物积累量(生物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所积累的总质量),结果如图2所示。

图中结果显示开阔地中各类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均显著高于郁闭林,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森林灌草层所有植物不属于群落,理由是_____________
(4)在该生态系统中,东北虎依据梅花鹿留下的气味跟踪捕猎梅花鹿,而梅花鹿依据东北虎留下的气味躲避东北虎的捕猎,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
2024-01-28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