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8 题号:19713058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搅拌、离心后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要用32P和35S分别对DNA和蛋白质进行标记,而不能标记C、H、O、N这些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噬菌体侵染的细菌是_________(填具体细菌名称)。实验过程中若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32P标记组上清液中出现较高放射性;若保温时间过短,则该组上清液中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较高放射性。
(3)在32P标记组新形成的_________(填“没有”“少量”或“全部”)噬菌体中能检测到32P;在35S标记组新形成的噬菌体中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35S。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格里菲思进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证实为____________
(2)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____技术,进一步表明DNA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022-05-31更新 | 7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按序号填写:

分组

过程

标记亲代

噬菌体

侵染

检测试管放射性情况(结果如下图A、B)

32P标记T2噬菌体的__亲代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保温,经过搅拌,____甲组:__(填字母)

35S标记T2噬菌体的__乙组:__(填字母)

(2)进一步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情况:甲组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无放射性、DNA有放射性;乙组子代噬菌体___________。因此子代噬菌体的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DNA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021-09-11更新 | 12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3】分析下列遗传学资料回答问题:
I.资料1.1928年,英国科学家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结果发现小鼠死亡,并在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S型细菌;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为三份,标为A、B、C,分别做如下处理。
组合编号ABC
处理不加任何提取物g___________h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2)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设计的实验,还能进一步得出如下结论:DNA结构要保持完整,才能促进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Ⅱ.资料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具体是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关的问题:
(1)若要大量制备含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侵染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4C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
2021-05-14更新 | 1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