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 题号:19720057
就生物学角度而言,“惊魂未定”就是人或动物受到惊吓刺激,兴奋在反射弧中的突触处发生复杂的变化,产生一种持续增强的突触效应,称为长时程增强作用,导致紧张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其机理如下图所示(nNOS是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能以精氨酸为底物,利用氧生成NO和瓜氨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时程增强作用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
B.谷氨酸的释放实现了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Ca2+内流,与钙调蛋白结合后激活nNOS,促进NO的生成
D.谷氨酸与A受体结合后会引起Na+内流,属于兴奋型神经递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为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射弧中共有2个神经元
B.完成该反射活动的路径是:E—>D—>C—>B—>A
C.兴奋传到②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兴奋在②处的传递是双向的
2018-10-22更新 | 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褪黑素是人和哺乳动物体内重要的调节睡眠的激素,其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数字表示过程,分别表示促进、抑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通过神经传递信息
B.过程②通过体液传递信息
C.光照会使褪黑素分泌增加
D.褪黑素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2020-05-26更新 | 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a是效应器,e是感受器
B.刺激b,引起效应器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019-07-01更新 | 4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