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6 题号:19912259
逃逸距离指的是鸟类对捕食者作出反应时,与捕食者之间的空间距离。逃逸距离可分为警戒距离、惊飞距离和飞逃距离,其中警戒距离是指鸟类对靠近的捕食者首次表现出警戒行为(如抬头环视)时与捕食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惊飞距离是指鸟类逃逸飞离时的位置与捕食者之间的空间距离,飞逃距离是指鸟类逃逸飞离的位置与首次停落位置之间的空间距离(如图1)。调查显示,麻雀成鸟的年存活率高于幼鸟,为探究麻雀的风险回避策略,研究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见图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麻雀种群中幼年、成年及老年个体的比例可预测其数量变化趋势
B.与幼鸟相比,成鸟的警戒、惊飞距离较长,利于其规避风险
C.鸟类对靠近的捕食者表现出飞逃等行为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鸟类与捕食者之间数量的相对稳定依赖于正反馈调节机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增长速率增加时,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反之,为衰退型
B.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草原群落不发生演替
C.发生于弃耕农田上的次生演替过程均能演替到森林阶段
D.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2023-04-06更新 | 64次组卷
【推荐2】图1表示一个种群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图2是该种群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①代表流入该种群的能量,③代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B.图1中,⑥和⑦的能量代表该种群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散失的能量
C.图2中,d点相对于c点种群密度上升,e点种群密度一定大于c点
D.图2中,a点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c点和d点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2018-10-06更新 | 18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日本稻蝗、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小翅稻蝗都是水稻害虫,其形态特征极为相近。对三种稻蝗的DNA碱基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中华稻蝗台湾亚种与小翅稻蝗的亲缘关系最近,日本稻蝗与小翅稻蝗、中华稻蝗台湾亚种的亲缘关系较近,三者具有生态分布重叠但彼此存在生殖隔离现象。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中华稻蝗台湾亚种不能与小翅稻蝗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B.种群基因库组成的差异导致三种稻蝗之间产生生殖隔离
C.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为日本稻蝗、小翅稻蝗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D.稻田中全部日本稻蝗、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小翅稻蝗组成一个种群
2022-01-08更新 | 2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