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内环境与稳态 >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612 题号:20078723
“醉氧”即低原反应,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进入平原地区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嗜睡、头昏、腹泻等症状;而某人从平原进入高原地区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经检查后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醉氧”反应可能与内环境中氧含量增加有关
B.“醉氧”导致严重腹泻,会使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下降
C.进入高原后呼吸困难会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D.肺水肿是由于肺部组织间隙的渗透压上升所造成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是对人体稳态最早的描述。例如,感冒可以通过人体“阴阳自和”而实现“自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阴阳自和”需要多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
B.“阴阳自和”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稳定不变
C.感冒发高烧是内环境“阴阳失和”的一种表现
D.健康的生活习惯可维持较好的“阴阳自和”状态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都来源于
B.抗体与抗原结合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
C.内环境中渗透压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021-12-23更新 | 4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上,王亚平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饮用再生水;翟志刚介绍到:为防护失重导致肌肉萎缩,在空间站里有跑台、自行车、拉力器等;叶光富展示了呈短柱形的心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一闪一闪”荧光跳动的画面。
1.太空中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下列关于细胞和生物体中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成为良好的溶剂
B.水不参与血浆正常浓度及酸碱平衡的维持
C.某些代谢过程既有水的消耗又有水的生成
D.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含水量相差不大
2.心肌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收缩的特性,所以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它们“一闪一闪”地跳动。下列与短柱形心肌细胞形态维持及节律性收缩运动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骨架B.中心体C.纺锤体D.细胞壁
3.运动导致供氧不足时,骨骼肌细胞内的葡萄糖会生成乳酸,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浆后,通过血浆进入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供氧不足时,骨骼肌细胞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B.当细胞中的乳酸弥散进入血浆后,血浆的pH会明显下降
C.葡萄糖生成乳酸时,产生的ATP全部来源于糖酵解过程
D.推测骨骼肌细胞内缺乏将乳酸再生成葡萄糖的酶促反应体系
2022-02-02更新 | 2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