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20083544
DNA分子的局部结构如图甲。科学家曾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标记DNA分子,从而研究其复制方式。若将某细菌移至以32P为唯一磷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使其DNA被32P标记。提取细菌中的DNA分子,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图乙A。然后将32P标记的细菌转入只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分别取完成一次和两次细胞分裂的细菌,并将细菌中的DNA分离出来做密度梯度离心。请回答:

(1)用同位素32P标记细菌的DNA.则被标记的部位为图甲中的______(填标号)。图甲中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为______
(2)图甲a链碱基中,嘌呤数比嘧啶数的比值为1.25,则b链中嘌呤数比嘧啶数的比值为______
(3)取完成一次和两次细胞分裂的细菌,分离DNA做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分别为图乙中的______。离心结果证明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
(4)某32P标记的DNA片段有200个碱基,腺嘌呤有40个,在只含31P的溶液中复制两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个,子代DNA中含32P的占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所示的酶为____________酶;作用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发生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_,需要的原料是 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________
(5)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_________
2022-11-13更新 | 16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由1分子磷酸、1分子化合物a和1分子碱基m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人体中含A、C、T这3种碱基的核苷酸共有5种
②只要把DNA单链中的T换成U就是RNA了
③老鼠细胞中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④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⑤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⑥若m为胸腺嘧啶,则R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⑦在新冠病毒、大肠杆菌体内b均有4种
⑧若m为尿嘧啶,则a肯定为核糖
⑨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种
⑩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特异性体现在其具有特定的核糖核苷酸数量和排列顺序
环状DNA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2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不同人细胞中的DNA完全不同,RNA基本相同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糖原、脂肪、蛋白质和脱氧核糖都是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可通过口服核酸来补充
RNA可以做某些细菌生物的遗传物质
核酸分子中,五碳糖和磷酸都通过氢键相互连接
2023-07-23更新 | 39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永生”的DNA链
DNA 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的改变既为生物的演化所必需,又是动物体内癌症发生、影响物种相对稳定存在的主要因素,它们之间必须要有一个平衡。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保持 DNA 序列的稳定对生物的生存更加重要。然而细胞分裂时 DNA 的复制过程不是100%准确,而是会有一定程度的误差,这是DNA序列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为减少DNA复制过程导致的序列变化,生物采取 2 种方式:
一是减少细胞分裂(也即 DNA 复制)的次数。多细胞生物利用干细胞补充需要替换的体细胞,而不是完全通过体细胞自己分裂繁殖。干细胞进行不对称分裂,形成 1 个新的干细胞(复制自己)和 1 个可进一步繁殖和分化的细胞(用以补充需要替换的体细胞)。 干细胞进行不对称分裂将大量的分裂任务交给要进行分化的细胞,就可极大减少干细胞自身的分裂次数。
二是干细胞在进行不对称分裂时,选择性地保留更老的DNA 链,而将较新的DNA 链(即可能带有 DNA 复制过程造成序列改变的链)交给要进行分化的、使用后要被丢弃的“子”细胞。 通过这种方式,干细胞自身的 DNA 链就不会因为细胞分裂而改变,这些 DNA 链也就被一直保留在干细胞内,成为“永生”的。选择性地保留永生 DNA 链 的现象称为 DNA 链在子细胞中的非随机分配,在原核生物中的大肠杆菌和真核生物中的真菌、植物和动物中都被发现,说明这是生物界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干细胞保留的,还不仅是 DNA 链的“原始文件”,还包括 DNA 所携带的表观遗传修饰,达到保持干细胞自身特性的目的;而进入要进行分化的子细胞中的 DNA 链由于具有新的表观遗传修饰,就可使子细胞分化成为各种体细胞。干细胞是生殖细胞在多细胞生物身体中的延伸,干细胞选择性地保留永生的 DNA 链及其外遗传修饰的机制,与生殖细胞保留其永生的机制一脉相承。
(1)DNA在生物体内以4种_____________为原料,通过 ____________方式进行复制。
(2)DNA随机均等分配发生在_________。
A.分裂期前期B.分裂期中期C.分裂期后期D.分裂期末期
(3)干细胞进行不对称分裂后,干细胞的数量将会________(增加/不变/减少)
(4)结合文中的“非随机分配”现象,绘制下图两细胞中的染色体。________

(5)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分裂时存在“分配不均”的现象:带有DNA损伤的染色体会去向同一个子细胞,以保证另一个子细胞的健康。这一现象称为“非随机均等分离”。后续研究发现携带DNA损伤多的子细胞则倾向于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死亡。结合文中信息分析,说明“非随机均等分离”机制对生物体的意义。________
2022-04-30更新 | 2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