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8 题号:20098112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鳞翅目昆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9年初由东南亚侵入我国云南、广西,该害虫主要以玉米、小麦、水稻、高粱及棉花等农作物为食,具有取食量大、繁殖能力强、迁移能力强及适应范围广等特点,严重威胁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安全。2019年5月,浙江某地首次发现该害虫,当地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多种措施进行了紧急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
(1)草地贪夜蛾属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生物,土著植物的减少会导致当地动物的数量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
(2)草地贪夜蛾的入侵会改变入侵地的物种组成,可能导致群落发生___________(填“原生”或 "次生")演替,在演替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___________的取代现象。
(3)草地贪夜蛾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监测时需对其进行调查。在入侵早期, 草地贪夜蛾表现出疯狂蔓延趋势,其种群数量接近___________增长曲线。草地贪夜蛾与本地昆虫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有___________。监测结果表明,在大量使用传统杀虫剂后,该害虫对传统的杀虫剂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这是___________(填"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的结果。
(4)该地农业农村部门一方面通过放置黑光灯诱杀草地贪夜蛾,该措施利用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寄生蜂进行防治,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使用杀虫剂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同学尝试构建了数学模型如下图:若在AB时间段,松毛虫呈“J”型增长,种群数量是前一天的1.39倍,则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为_________
(2)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属于 _________消费者;松毛虫的能量不能100%传递到灰喜鹊,因为松毛虫的能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去向。
(4)据调查,由于人造马尾松林___________稳定性低,所以比天然马尾松林容易发生虫灾。引入灰喜鹊后,松毛虫数量明显下降,最终使种群数量保持了动态平衡,这种控制虫灾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具有长效、环保等特点。
2016-12-12更新 | 113次组卷
【推荐2】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种爆发时,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往往呈_______型。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类型可能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
(2)三裂叶豚草是某区域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一种锈菌对三裂叶豚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的专一性寄生,科研人员进行了侵染实验。在三裂叶豚草和多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将叶片静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发病情况。预期结果为:_______
(3)为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表。
组别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第2年第3年
A组8.0712.2412.24
B组:三裂叶豚草+锈菌7.656.434.77
C组: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8.112.4312.78
D组:三裂叶豚草+野艾蒿4.894.023.12
注:野艾蒿—植物,锈菌—真菌,广聚萤叶甲—昆虫
①A组的设置应为_______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_______,其与三裂叶豚草的关系是_______
(4)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____
2024-02-07更新 | 8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河流由于沿线城市扩建等因素而受到严重污染,近几年随着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该河流生态系统逐渐得以恢复。回答下列问题:
(1)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该河流后,藻类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几乎不变”)。
(2)该河流在受到严重污染后难以自我恢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美化河流两侧环境,提高自身净化能力,在岸边种植芦苇等挺水植物,这些植物在河流边缘沿地势高低分布有所不同,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_____结构。
(4)该河流中植食性鱼类同化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流入下一营养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9-02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