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6 题号:20277881
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J”形、I、、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发生了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某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表明该种群的数量已经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若该种群在一段时间内能维持相对稳定,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种群为长江流域的野生扬子鳄(不会被其他动物捕食),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出现此变化趋势的原因很可能是扬子鳄的食物减少、活动范围缩小,影响扬子鳄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从而直接导致其种群密度的减小。为保证扬子鳄一定的种群数量,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预计实施该措施一段时间后,该地区某些生物的数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填“K1”“K2”或“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一种丝状菌(该菌造成蝗虫患病)的生长,若a点发生地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I、II、III表示)。
(4)在实验室条件下细菌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种群在呈指数增长时________________(填“增长率”或“增长速度”)是恒定不变的。若在食物和空间等资源充裕的理想环境下,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中的“J”形增长趋势,此时需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参数名称)来有效控制鼠害。
(5)若曲线Ⅱ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缓解草原的鼠患)后,草原鼠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则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_(填“b-c”“b-d”或“c-d”)。在调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时,得到的结果是N只/km2,鼠的记忆力较强,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熊猫主要生活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中有竹子的地方,喜食竹笋、苔藓以及捕食小鸟或其他小动物昆虫等,发情期雌雄个体往往发出特有的求偶声,雌性还会排出带有气味的分泌物,吸引雄性,一般5到7月产仔。研究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小熊猫种群的年龄等级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小熊猫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科研人员在两个月份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为A、B,其中A明显高于B,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若某次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小,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丙两个小熊猫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___________;在发情期内,雌雄小熊猫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物链只能是竹笋→小鸟→小动物→小熊猫,其不可逆性决定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是单方向的。
(4)在针阔混交林中小熊猫与___________构成生物群落。引起混交林中小鸟、昆虫、小熊猫等垂直分层现象的重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06更新 | 33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天下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田是我国最优质的棉花生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在种植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制约因子,如喜食棉花的棉桃、花和叶的棉铃虫就是较难防治的害虫。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导入Bt基因)、设置模拟树桩(如图)等措施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显著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实践发现,单一种植抗虫棉的初期棉铃虫的种群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但随时间推移,棉铃虫种群密度逐渐增大。回答下列问题:   

(1)棉铃虫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该种群的________。棉铃虫种群中存在对Bt蛋白敏感程度不同的变异类型,长期单一种植抗虫棉对棉铃虫起到了________作用,使________________,导致棉铃虫数量增加甚至爆发。
(2)研究人员选择面积为一公顷的开放的棉田若干,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并定期调查棉田中棉铃虫的种群密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模拟树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了棉铃虫的种群密度。图中可以看出树桩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防治害虫的效果较好。
(3)除上述方法外,由于棉铃虫雌虫能通过特殊腺体分泌信息素,这些信息素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因此还可以利用信息素吸引并诱杀雄虫,降低棉铃虫的数量。某兴趣小组预通过实验验证昆虫之间是否存在化学信息的传递,在夜幕降临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从农田中捕获若干只生长状态相同的棉铃虫雌性成熟个体(放在通气良好的容器中)、笼子、窗纱、遮光布(透气性良好)
②实验步骤:实验设置为3组,并编号A组、B组、C组,笼子外包均裹窗纱;________________,将笼子在夜间放回农田,距离为30-50m,等待2~3小时后,观察和统计笼子外吸引雄虫的数量。
③实验结论:若实验现象为________则证明昆虫之间存在化学信息的传递。
2024-06-01更新 | 3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农田多样性种植(套作、邻作等)可以有效防止虫害。研究发现,烟粉虱生活在番茄叶面,以吸取叶内汁液为食,引起叶片营养不良,从而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黄瓜邻作(黄瓜吸引烟粉虱天敌)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

种植模式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

若虫数量(头/叶)

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

番茄单作

24.7

5.4

0.6

30.5

番茄黄瓜邻作

2.1

0.3

0.5

1.2


回答下列问题:
(1)烟粉虱和番茄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烟粉虱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烟粉虱种群分布的空间特征是____________。由番茄单作转为番茄黄瓜邻作,黄瓜吸引烟粉虱天敌捕食,显著降低烟粉虱虫害,结合调查结果,从种群数量特征分析,其原因是①番茄黄瓜邻作使烟粉虱___________显著下降;②烟粉虱成虫数量多于若虫数量,使________________
(3)番茄黄瓜邻作可以使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种植防治虫害属于________防治,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17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