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203 题号:20517649
分别用32p(甲组)、35S(乙组)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的操作规范,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并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
B.乙组上清液中放射性较低
C.甲组沉淀物中不能检测到放射性
D.乙组沉淀物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1】生物实验中通常利用生物学分离技术分离生物活性物质,下列应用错误的是(       
A.应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片中的各种色素
B.利用电泳法分离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C.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获取不同细胞器
D.利用离心法分离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衣壳
2021-08-21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2】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是人们研究遗传物质历程的重要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离心机离心、细菌培养等技术手段
B.该实验选择放射性同位素时,要选择DNA和蛋白质各自特有元素的同位素
C.要标记噬菌体,首先需要获得被相应放射性同位素完全标记的大肠杆菌
D.通过观察两组实验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证实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021-06-13更新 | 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列教材中相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利用荧光标记的方法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具有流动性
D.运用荧光标记的手段,可以观察到某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2019-05-23更新 | 8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