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反射与反射弧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20573830
肥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糖和脂肪摄人超标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分析回答:
(1)糖和人造甜味剂都能激活味蕾上的甜味受体,导致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传到_______相关中枢,产生甜味味觉。
(2)为研究小鼠摄食的偏好,研究小组给野生型小鼠同时提供甜度相同的人造甜味剂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最初小鼠到两个瓶子喝水的次数相当,24小时后,小鼠更多喝葡萄糖溶液,48小时后,小鼠几乎只喝葡萄糖溶液。用掺有脂肪的水和人造甜味剂溶液重复上述实验,小鼠起初更爱喝人造甜味剂溶液,但几天后,小鼠几乎只喝掺有脂肪的水。该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__
(3)查阅资料发现,葡萄糖不仅能激活甜味受体,还能作用于肠内分泌细胞(EEC)表面的SGLT1受体,通过迷走神经激活大脑中的cNST区域,脂肪也是经EEC细胞通过迷走神经来激活cNST区域发挥作用,导致糖和脂肪的摄入偏好。据此推测,对甜味受体缺乏的小鼠重复上述人造甜味剂和葡萄糖实验,48小时后小鼠的表现是_______;在野生型小鼠cNST区域注射阻断神经递质释放的药物,同时向小鼠提供人造甜味剂和脂肪,小鼠更多地取食________。敲除SGLT1受体不影响小鼠对脂肪的偏好,据此推测可知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下图1是反射弧的某类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相关结构)。已知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所组成的,在反射弧中通常充当____________若c中Ⅰ处释放的是氨基丁酸,Ⅱ处是否能测到膜电位变化?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疼痛时体内的氨基丁酸(GABA)会分泌增多,结合图示分析氨基丁酸(GABA)可以控制疼痛的机理是____________。研究表明,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该药物能____________,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人出现狂躁不安等现象。研究表明,铅能够影响代谢使血液中的ALA增多,ALA的化学结构与氨基丁酸(GABA)的结构相似,请分析铅令人狂躁不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2022-10-29更新 | 4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人类的舌和软腭处分布着丰富的卵状味蕾,每个味蕾约含100个味细胞,每个味细胞只负责感应酸、甜、苦、咸、鲜五大主体味觉中的一种,其基部与相应的味觉神经相连(图1)。味细胞靠其特殊的表面受体感应相应的化合物,当一种化合物被一种味细胞的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附近的离子通道,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膜电位的改变(图2),后者经味细胞基部的味觉神经传递至脑部味觉中枢,最终产生味觉。

(1)分析材料,味细胞表面受体的化学成分为________,每个味蕾中对应一种味觉的平均味细胞数为__________个。
(2)图2所示Na+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
(3)如图3是人体内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假设①、②、③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将沿着_______条途径传到B处,其中消耗时间最长的一条神经途径是:A___________________B(依次用图中编号表示)。
(4)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l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_______(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28更新 | 22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一)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图(二)是一个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表示感受器的是编号_______,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共有突触_______个;如果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表示错误的是________(填箭头旁字母A/B/C/D)
(3)图(二)中的 结构“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释放的物质“3”表示_____________
(4)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2020-10-14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